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TSA)近日发布系列安检指南,揭示多项看似寻常的物品可能引发机场安检延误。从乐器到日常食品,旅客需提前了解规则以避免登机受阻。
乐器安检:吉他需“特殊护理”,铜管乐器建议托运
TSA明确要求,所有乐器无论作为随身行李还是托运行李,均需接受安全检查。吉他、小提琴等弦乐器若带入机舱,必须通过物理检查;若需特殊保养(如湿度控制),旅客需提前告知安检人员。值得注意的是,铜管乐器因体积和材质问题,TSA建议优先装入托运行李。
如果旅客的乐器需要特殊护理,请告知官员图片来源:The Mega Agency
“客舱空间有限,并非所有乐器都符合随身尺寸要求。”TSA在社交平台提醒,旅客出发前应与航空公司确认乐器携带政策,避免因尺寸超标被拒登机。
书籍与食品:精装书易被标记,半颗苹果需密封
日常物品中,书籍和食品成为安检“意外雷区”。据旅客反馈,厚精装小说或平装书因材质密度较高,可能在X光扫描中呈现可疑图像,导致安检员要求开包检查。TSA解释称,这是为避免书籍内夹藏违禁品。
食品方面,已开封的水果(如咬了一口的苹果)若未妥善包装,可能被没收。TSA规定,随身行李中的食物需“安全且清晰可辨”,建议使用密封袋或容器存放。
特殊物品:服务猴尿布需脱,雪花球全禁
部分特殊物品的检查程序更显严格。例如,携带服务动物的旅客曾被要求脱下动物的尿布以配合安检;而所有尺寸的雪花球因内含液体,被明确禁止携带上机;板球棒等运动器材必须托运,无法进入客舱。
最引发争议的当属骨灰盒规定:若无法通过X光验证内容物(如非可扫描材质),可能被拒绝登机。TSA强调,此举旨在杜绝利用骨灰盒走私违禁品的风险。
TSA回应:安全优先,程序不可妥协
面对“过度检查”的质疑,TSA重申其立场:“任何可能影响飞行安全的细节都不容忽视。”该机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航空安检拦截的违禁品中,15%为看似无害的日常物品改造而成。
安全专家克里斯汀·内格罗尼指出:“恐怖分子常利用旅客对规则的认知盲区实施攻击。例如,将爆炸物伪装成书籍或食品并非天方夜谭。”
提前沟通,预留安检时间
为减少麻烦,TSA建议音乐家携带精密乐器时,提前抵达机场并与安检员沟通;所有旅客则需遵守“3-1-1”液体规则(单瓶≤100ml,总容量≤1L),并主动取出大件电子产品和厚重书籍接受检查。
“安检不是惩罚,而是防御链的最后一环。”TSA发言人表示,“旅客的耐心与配合,是保障所有人安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