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小镇泳池防性骚扰宣传画引发争议,市长回应:“不容任何形式的性暴力”

新闻来源: WEGZUDE 于 2025-07-05 13:20:04

近期,一张旨在提醒防范性骚扰的公益宣传画,在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小镇比伦(Büren)引发巨大争议。

原意是“为儿童的安全发声”,却因画面中性别与种族的构图设置,意外激起舆论海啸,甚至引来国际右派批评,演变为一起社会与政治话题交织的公共事件。

事发地是比伦市的一个露天泳池,宣传画系市政府在“夏日·阳光·安全”防骚扰主题下推出的系列作品之一。引发争议的画面中,一名身穿红色泳衣的女性在泳池中从背后摸了一名男孩的臀部。画中男孩肤色较深,装有假肢,而画面配字写着:“停!禁止乱摸!”

这一构图被部分批评者认为完全脱离现实,甚至“模糊性骚扰真实图景”,误导公众对于性骚扰行为的性别与群体印象。数据显示,仅2023年德国联邦刑事警察局(BKA)在泳池与开放水域记录的423起侵犯性自主案件中,365名嫌疑人为男性,占比超过99%。

不仅如此,这些案件中超过六成的犯罪嫌疑人为非德国籍人士,而德国社会近来频繁发生泳池中少女遭到男性群体骚扰的事件。

例如,仅11天前,在黑森州格尔豪森市,就有8名女孩在游泳场遭遇四名年轻男性的性骚扰,四人均来自一个叙利亚家庭。

面对舆论反弹,比伦市市长布尔卡特·施武霍夫(CDU)出面回应,称该宣传是市政府“对公共场所儿童安全负责任的体现”,并强调:“无论行为来自谁,对未成年人的任何形式性骚扰都不可接受,必须严肃打击。”

市政府也在随后发布的声明中表示,将“严肃对待外界对于部分宣传内容的批评”,未来将对市政传播方式进行自我反思,并提升对敏感议题的表达方式。“我们从未有意传递任何歧视信息或颠倒加害关系。若因此给人造成误解,我们表示歉意。”

德国警察工会主席赖纳·文特直言,该宣传“最大的受益者只有极右翼政党AfD”,而真正受害的,是那些在现实中正在遭受性骚扰的女性和女孩。“她们的经历被简化、被嘲弄,这是对她们的伤害。”

黑森州欧洲事务部长、基民盟成员曼弗雷德·彭茨更是强烈批评:“这只能被理解为一个恶劣的玩笑。”他指出:“在全国接连发生严重性骚扰事件之后,竟发布这样的宣传内容,是对受害者的羞辱。”

该事件甚至被引向国际。美国右翼活动人士、前总统特朗普的亲密盟友查理·柯克(Charlie Kirk)在社交平台X上讽刺道:“德国政府发布了这样一个公益警示,称白人女性骚扰无助的移民男孩,后者还装着假肢。”

讽刺之语背后,暴露出宣传策略与社会敏感议题之间的错位。尤其在德国国内原本就存在关于移民群体与性暴力事件之间的政治化争论,市政府本意可能是“避免刻板印象”,却最终引起公众的强烈反弹。

此外,市政府也公布了其为儿童设计的泳池安全机制——孩子若感到不适,可向工作人员说出“提基”(Tiki)一词,代表“我需要帮助”。不过,该设置也被媒体质疑:“为何不直接呼救、说‘Hilfe(救命)’?这种密码式暗号会否耽误真正紧急求助的时机?”

市政府未对此作出具体回应。

 
(0)
(0)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点击二维码复制内容链接

敬请注意: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果有内容违规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