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的皮埃蒙特大区,洪水警报拉响。救援人员冲进一处几近废弃的农舍,只为确保没有人被困。但在腐烂的家具、锈蚀的蹦床与垃圾堆之间,他们找到的不是大人,而是两个用尿布包着身体、眼神惊恐、无法说话的孩子。
不是任何语言,只是他们彼此发明的“语言”。
在意大利都灵郊区Lauriano的山谷里,存在着两个“幽灵孩子”。
他们从未进过学校,从未见过医生,甚至没有在户籍系统中留下过一丝痕迹。九岁男孩和七岁女孩,被发现时浑身污秽,只能彼此低语,听不懂任何常规语言。
他们身上的尿布,不是刚学步的象征,而是从未脱离婴儿生活状态的警告。
“我们以为只是撤离一户人家,却发现了一对几乎被世界遗忘的孩子,”参与救援的一位工作人员事后说。
这两个孩子出生在德国,后随父亲迁居意大利,但他们的存在从未被国家系统“看见”。他们没有接受任何教育,无法读写,甚至连基础的社交能力都不存在。意大利媒体称之为“bambini fantasma”——鬼孩子。
而他们生活的地方,简直像末世废墟:木头腐烂、垃圾遍地、蹦床生锈、空气中弥漫着潮湿和霉菌。
救援人员震惊于这个角落居然还有人生活,更何况是两个毫无自理能力的儿童。
这对孩子的父亲,是一名54岁的荷兰雕塑家。他坚称自己是出于“对疾病和感染的恐惧”才选择了与世隔绝的生活。他说:
“我只是想保护他们,远离感染,远离社会的污染。”
他声称家中有电脑、有乐器,孩子也骑马、滑雪过,但这些说辞很快被现实打脸——孩子既不会读写,也无法和外界沟通,“保护”成了最残忍的监禁。
而母亲,一位38岁的荷兰女子,则早已无家可归。当孩子被社工带走时,她甚至“没有表现出太多反应”。
Lauriano是个安静的小镇,邻居们只隐约知道农舍有新住户,却从未听见孩子的笑声或哭声。
镇长Mara Baccolla说,这件事震动了整个社区:“这是非常敏感的事情。我们只能希望孩子们,终于可以开始一段‘真正的生活’。”
这两个孩子目前已被紧急安置到收容机构中,等待长期寄养安排。而意大利少年法庭也裁定:父母未能提供“基本照料义务”,孩子需由国家接管。
“野孩子”不是传说,也不仅属于电影。
在一个网络联通各地的时代,在一个人们习惯用TikTok记录日常的今天,两个孩子却因为父母选择的“隐形生活”失去了与世界的连接。
他们没看过医生、听不懂语言、没受过教育,甚至不知道“孩子”这个词。
但他们曾经存在,在我们习以为常的国家制度下,在看似稳定的社会秩序里——毫无声响地,过了九年。
在“信息透明”、“教育普及”的标签下,总有人被困在制度的盲区。
也许是因为“父母的选择”,也许是因为“贫困的隐忍”,也许只是因为“谁都没多问一句”。
当我们看到这类新闻时,第一反应是震惊,第二反应往往是“离我们很远”。但其实,同样的人生轨迹,在身边就有迹可循。
你或许听说过,谁谁家孩子没能继续读高中;某个大学同学回老家后再无音信……
真实世界并不总是等距公平。
那些你刷到的、点赞的、转发的故事背后,是某些人生从未获得开始的机会。或许你曾在公交上见过穿着不合身的孩子、在小镇听过某户人家“从不出门”,或许你曾怀疑过某种异常,却最终选择沉默。
但每一次沉默,都是为幽灵世界添砖加瓦。
所以,请多看一眼吧,请多问一句。“看见”也可以是非常有力的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