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增长,大脑不可避免地进入逐渐退化的过程。但除了自然老化,生活中一些常见行为也可能大大加速这一过程。多项研究——包括哈佛大学与麻省综合医院的神经健康专家所提出的观点——均指出:现代人有四种最容易被忽视的生活习惯,正在悄无声息地伤害我们的认知功能,甚至提高失智风险。
英国媒体《UNILAD》近日整理了这些“认知杀手”,并呼吁大众尽早改变。因为大脑的健康,从30岁以后就开始下滑,是否能减缓这种退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每天的生活方式。
1. 睡眠不足
许多人每天工作、追剧、刷手机到深夜,长期缺乏高质量的睡眠。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统计,约有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每晚睡不到推荐的78小时。而《神经病学》期刊发表的一项长期研究也显示,失眠者大脑老化速度显著快于正常人。510年内的追踪数据指出,严重睡眠问题会让大脑“衰老”多达2.6岁。
2. 久坐不动
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整天,下班回家又在沙发上“葛优瘫”?久坐早已成为现代人的新“慢性病”。哈佛大学的研究指出,成人每天平均静坐超过10小时,这比我们的睡眠时间还要长。长时间不动,会导致内侧颞叶(MTL)变薄,这一脑区与记忆力息息相关,其退化可能是失智症的早期预兆。
3. 慢性压力
持续的心理压力不仅仅让人焦虑、烦躁,更会对大脑结构造成伤害。哈佛研究指出,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会导致前额叶萎缩,而前额叶正是掌管记忆、学习与情绪调节的关键区域。
4. 社交匮乏
现代人在线上“很热闹”,但现实中却越来越少真正面对面的交流。研究发现,缺乏社交互动的人,大脑灰质流失速度显著加快,影响学习能力、记忆力、情绪与语言表达。此外,社交低频还与忧郁症、阿尔茨海默症等风险升高有关。一项对上千名长者进行为期五年的跟踪研究表明,与最不社交者相比,最活跃社交人群的认知衰退风险降低了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