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一种来自亚洲的毒蚁正在美国蔓延,蛰人如针刺,还可能致命

新闻来源: 华人资讯 于 2025-06-09 12:05:14

一种原产于东亚的入侵蚂蚁正在美国悄然扩散,其体型虽小,却具备毒性,甚至可能引发致命的过敏反应。

这种蚂蚁名为亚洲针蚁(Asian needle ant),又称Brachyponera chinensis,目前已在全美近 20 个州被发现。研究人员警告,随着夏季来临,它们将进入数量高峰期,人们在日常园艺或整理木柴时很容易无意中惊动它们而被蛰。

这种蚂蚁看似不起眼,体长仅约 0.2 英寸,呈深褐色,腿部与触角为橙色。它们通常栖息于落叶层、腐木、木屑、砖块缝隙以及花盆、草坪等潮湿环境中。即使被蛰,人们也很难第一时间察觉肇事者,因为它们善于伪装。

“那种痛就像一根针扎进皮肤,”香港大学昆虫学教授 Benoit Guénard 形容道。他指出,这种刺痛非常尖锐,虽然范围小,但疼痛会间歇性反复,可能持续数小时乃至两天。

尽管与臭名昭著的火蚁相比,亚洲针蚁没有攻击性,遇到人时多选择逃跑,但它们在感觉受到威胁时会本能蛰人,特别是在你翻动柴堆、覆盖物或泥土时。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蚂蚁的毒液可能引发严重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数据显示,大约1%的人可能因蛰伤进入危及生命的状态。仅去年在佐治亚州就记录了三起因亚洲针蚁蛰刺导致的过敏性休克事件。

类似病例可能被低估。佐治亚大学的昆虫学家 Daniel Suiter 表示:“很多人进了急诊室,但他们甚至不知道是被这种蚂蚁蛰的。”

在韩国一项调查中,2.1% 的被蛰者出现了系统性过敏反应,其中 1.2% 进入过敏性休克。对于曾多次被蛰的人,风险尤高。

这种蚂蚁最早于 1932 年在佐治亚州被发现,可能是随树木根球等园艺材料从东亚被带入美国。然而,直到 1980 和 1990 年代,它们的分布才开始明显扩张。

Guénard 教授指出:“有证据表明,这些蚂蚁在 1934 年前就已出现在多个州,所以它们当时已经扎根。但为何几十年几乎不动,直到 1990 年代才迅速扩散,至今仍是个谜。”

目前,这种蚂蚁的分布范围已从康涅狄格州一路延伸到佛罗里达,西至德克萨斯和华盛顿州。伴随着气候变化、温度上升和湿度增加,它们未来或将入侵更多区域。根据预测,北美适合其生存的地区将在未来 50 年扩大约 75%。

亚洲针蚁是肉食性掠食者,以白蚁、苍蝇、甲虫等为食,尤其偏好本地的白蚁物种。它们不会像其他蚂蚁一样留下气味轨迹,因此难以追踪和消灭。

它们的入侵不仅仅是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也对生态系统构成干扰。许多本地蚂蚁在森林生态中担任“种子搬运工”的角色,帮助植物和树木扩散种子。一旦本地蚂蚁被亚洲针蚁取代,这一生态环节将被打断,种子无法扩散,进而影响整个林地更新与多样性。

“种子不再被传播,只能就地腐烂,”Guénard 说。

如何防范和管理这种蚂蚁?

亚洲针蚁不会成群结队筑巢,也不像其他蚂蚁那样通过气味导航,而是采用“协同搬运”策略——一只蚂蚁会将同伴带到食物源前。这种行为模式让传统的毒饵灭蚁法变得效率极低。

专家建议采用蛋白质诱饵,同时尽可能从源头管理栖息环境,包括:

移除潮湿区域的覆盖物;

将木柴堆抬高、保持干燥;

不随意大面积喷洒杀虫剂,避免误伤有益昆虫;

只在确定发现蚂蚁活动的区域布放诱饵。

由于亚洲针蚁与其他普通蚂蚁外形相似,一般人难以区分。如无法判断蚂蚁种类,建议联系本地农业推广机构或昆虫实验室,他们可提供免费鉴定服务。

被亚洲针蚁蛰到后,如出现以下症状,应立即就医:

呼吸困难、气喘;

低血压、头晕;

舌头或喉咙肿胀;

心跳加速或微弱;

恶心、呕吐、腹泻;

突然出现强烈的恐惧感或“濒死感”;

皮肤红疹、瘙痒、荨麻疹。

需要注意的是,与火蚁的刺伤不同,亚洲针蚁不会造成水泡,但疼痛可能反复发作、持续时间更长。

如果你是对蜂类或蚂蚁类毒素敏感的人群,专家强烈建议在户外活动时随身携带EpiPen(肾上腺素注射笔)以防万一。

 
(0)
(0)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点击二维码复制内容链接

敬请注意: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果有内容违规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