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够$61万,就可以在新加坡躺平退休了?!

新闻来源: 万事通 于 2025-05-20 21:30:12

最近,一位新加坡博主在社媒上晒出“60万新币躺平攻略”,评论区炸开了锅!

有人质疑“这点钱连组屋首付都不够”,也有人感慨“终于不用再当996社畜”…

新加坡作为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新加坡的“躺平门槛”究竟有多高?是存款百万的“天方夜谭”,还是普通人触手可及的“小目标”?一起来看看吧~

来源:星岛宅时光/小红书

01

不同人群的“躺平标准”: 单身人士:61万新币

根据金融服务公司Singlife的调研,61.2万新币存款(约合人民币333万)是新加坡人公认的“躺平门槛”。假设每月被动收入需覆盖2856新币(覆盖房租2200新元+饮食600新元+医疗备用500新元),按4%年化收益率计算,这笔存款刚好达标。

2025年组屋租金预计年涨3.2%,一房式月租中位数达2200新元;私立诊所诊疗费年涨8%,单次感冒可能花费800新元。

高息储蓄账户(如星展DBS Fast Saver)需维持月存门槛,提前支取会触发利率腰斩(从2.45%降至0.05%)。

假设28岁开始每月存2000新元,按5%收益需28年存够61万。但若45岁时房租涨至2500新元/月,被动收入缺口达3600新元/月,需额外工作10年或削减50%生活质量。

退休头三年旅行、社交频次激增300%,年均额外支出1.2万新元,相当于消耗总存款的2%。

02

有娃家庭则需210万新币!

两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国际学校年均学费4万新元(累计40万新元),私立大学学位(如SMU)年均6万新元(累计24万新元)。

四房组屋贷款余额30万新元,30年期利率2.5%,月供1800新元,但若利率上升至4%,月供将飙至2500新元。

60岁后长期护理保险(LTC Insurance)年缴8000新元,但85岁后保费可能涨至2万新元/年,远超普通家庭承受力。

家庭存款210万新元,但80%锁定于房产(组屋净值)和养老保险,实际流动资产不足30万新元,一场大病即可耗尽储备。

孩子考入公立大学后,家长仍需补贴生活费(年均1.5万新元),导致退休账户被迫延迟缴费5年,损失复利收益15万新元。

大家认为如何呢?你认为存够多少钱,就可以在新加坡躺平了呢?

 
(0)
(0)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点击二维码复制内容链接

敬请注意: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果有内容违规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