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通勤工具火患连升两年 改装与用不合规电池成主因

新闻来源: 联合早报 于 2025-02-13 20:42:03

涉活跃通勤工具的火患不仅对使用者造成危险,也可能破坏周遭环境。图为2024去年2月发生在勿洛北1街第202座组屋的火患,当时充电中的电动脚踏车电池起火,导致两人送院。 (取自新加坡民防部队脸书)

涉及活跃通勤工具的火患连续两年上升,从2023年的55起上升到2024年的67起,增幅逾两成;当中超过一半发生在住宅区内。新加坡民防部队将继续加强宣导,劝请公众切勿隔夜充电,并坚持购买原装电池。

民防部队星期四(2月13日)公布2024年全年数据,去年一共接到1990通火患通报,比前年的1954通略增。不过,火患通报已连续第二年增加,当局在2022年接到1799通火患通报。

去年发生火患中 近半发生在住宅内

在去年发生的火患中,968起发生在住宅内,占总数的近一半。最常见的火患导因是烹饪时无人看顾(占35%)及电源(占31%)问题,这个情况与往年一致。

数据显示,去年有67起涉及活跃通勤工具的火患,比前年的55起增加逾两成。其中,有44起发生在住宅区内,同比上升25%,五起发生在非住宅区,余下的18起则发生在马路等非建筑物区域。

在涉及活跃通勤工具的67起火患中,涉及电动脚踏车(Power Assisted Bicycles,简称PAB)的有31起、个人代步工具(Personal Mobility Device,简称PMD)25起,行动辅助工具(Personal Mobility Aids,简称PMA)11起。除了电动脚踏车火患下跌外,其余两项都上升。

活跃通勤工具火患多涉改装 当局促公众确保工具安全

民防部队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涉及火患的多台活跃通勤工具都经过改装,包括安装额外电池等。“安装额外电池会改变器材原有的设计,使安全认证失效,增加火患的风险。”

发言人强烈提醒公众切勿改装自己的器材,并只使用合规的器材。

陆路交通管理局也针对这类火患在脸书发文提醒公众,除了切勿改装或安装第三方部件,公众也应避免自行修复工具,应将损坏的工具带到生产商或官方零售商修复。

陆交局在2023年缴获约1020台不合规的活跃通勤工具,2024年上半年则缴获超过400台。

当局也对违例零售商采取行动,Drive Bikes Singapore销售与市场经理尘布莱恩(Prince Bryan Tan,音译)今年1月因售卖不合规电动脚踏车和电池引发火患,被控上法庭罚款7000元。这是本地首个被开罚的零售商。

全国防火及紧急应变理事会主席邵在忠也发声明说,涉及活跃通勤工具的火患除了对家庭和社区构成严重威胁,也凸显安全使用这类器材以及切勿改装的重要性。

 
(0)
(0)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点击二维码复制内容链接

敬请注意: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果有内容违规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