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打折季不知不觉就掉入“黑色”陷阱?商家的如意算盘打得真是响啊

新闻来源: 旅法华人 于 2024-01-26 22:15:08

打折季正如火如荼,已经迈入第二轮啦。今年冬季的打折季,你买了什么了吗?菌菌目前还只买了一些日用品…… 菌菌刚来法国的时候,电商平台还没发展到现在的势头,打折季的血拼多还是在实体商店。每每这个时候,各个商店的橱窗都会贴上大幅的红色降价标签或是“打折”字样,煞是热闹。

现在大家“血拼”的阵地大多都转移线上了,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烦恼:明明下定决心这次打折季只买自己需要的东西,但电商网站刷着刷着购物车就加满了。 很多时候,这都是中了商家的“黑暗“陷阱啊! 商家当然也想抓住打折季这个理想时机鼓励大家消费,于是当顾客打开电商网站,便能看到满屏满眼的促销结束倒计时、低库存提醒、将产品添加到购物等等等等的信息。这甚至发展出了一种被称为"黑暗模式 "(dark patterns)的营销手段。

“黑暗模式“到底是什么呢? 法国竞争、消费者事务和预防欺诈总局(DGCCRF)解释说:“这一词通常用来描述一些故意误导、欺骗或以不公平方式影响用户行为的设计。这些设计可能包括互联网界面、短信、演示或特殊功能。目的是鼓励消费者做出在没有这些设计的情况下不会做出的选择。“ 也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们买了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正是掉入了商家的各种"黑暗"陷阱。 在促销期间,商家最常用的手法是发送信息鼓励消费者尽快购买,以免错过折扣。 这些信息的形式包括"只剩最后的2个小时享受高达75%的折扣"这样的倒计时、类似"只剩两件商品"的库存计数、甚至直接显示同时浏览同一商品的人数。 消费者对这些信息难以查证不说,它们有时根本就是虚假信息。在2019 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美国研究人员分析了电商网站上的近400 个促销活动的倒计时信息。其中40%的促销活动在倒计时结束后仍然有效。

有些网站还会在顾客的购物车中默认添加订阅或其他商品。“这种手法寄希望于消费者不会注意到这些被自动添加的商品。或者由于消费者已经在购物上花了很多时间,便不会再重复思考或者去购物车删除不想要的东西。商家可能会使用"拒绝"按钮不显眼的网页设计。” 消费者保护杂志《Que Choisir》专门研究新技术的记者西里尔·布罗塞特(Cyril Brosset)说:“这些技术自互联网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但在过去几年里,这种现象成倍增加。” 2022年 4 月,欧盟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显示,在欧盟最受欢迎的 75 个网站和应用程序中,97% 的网站和应用程序都至少使用了一种“黑暗模式”。

那为什么我们又每每碰到,每每中招呢? 经济学家玛丽安·卢莫(Marianne Lumeau)给出了解释。这其中一些手法是为了在购物者心中“制造一种紧迫感”。 比如,产品库存不足的通知会让消费者对商品产生一种“稀缺感”,从而使他们对质量和价格“不再那么谨慎”。“促销活动即将结束”的提示也是为了“催促消费者尽快购买,而不要再花时间与其他优惠或商家比价”。 电商平台还会利用消费者的内疚心理。比如某些成衣网站会在消费者想要清空购物车时显示一条确认信息,让消费者在“是的,我想继续购物”和“不,我宁愿穿俗气的衣服”之间做出选择。 玛丽安补充说:“一般来说,‘黑暗模式’利用了我们的认知偏差,即我们‘并不总是做出最理性的决定’这一事实。”

商家真的是把消费者的心理摸得透透的。而且商家的诱导行为并不一定会受到惩罚。 虽然理论上不正当商业行为最高可判处两年监禁,并对个人处以最高30万欧元的罚款,对法人处以最高150万欧元的罚款。但现实中合法与非法的手段之间的界限非常暧昧,难以判断。 比如,当一个酒店预订网站显示“只剩一个房间了”,这只是为了提供信息。如果信息属实就不违法。如果在网站倒计时结束后,重新上线或继续促销,则属于违法行为。 但监管机构并没有精力一一查明情况,判断其中是否存在欺诈行为。 至于那些通过视觉效果或利用消费者的内疚心理感来诱导消费者做出选择,但并没有提供虚假信息的手段就更是处于灰色地带了。 目前只对部分“黑暗模式”的手段有着明确的规定。比如前面提到的未经消费者明确同意便在购物篮中添加额外产品的手段,在法国和欧盟都是违法的。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似乎消费者能做的就是在点击“购买“按钮前三思和货比三家。 玛丽安指出:要谨慎对待“过于诱人的优惠”和“过于激烈的竞争”,它们“并不总是好交易的代名词”。 “如果您觉得只需轻松点击一下就能购买产品或服务,那么很可能在某个地方存在陷阱。注意默认勾选的选项,在付款前检查购物篮,确保没有在您不知情的情况下添加不需要的产品。” 如果真的不幸出现了问题和错误,大多数情况下,消费者都有权在交货日期后至少14 天内取消订单。 这么看来,为了多省一点钱,消费者要躲过的弯弯绕绕可真不是一星半点的多啊…… -END-
Advertisements
 
(0)
(0)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点击二维码复制内容链接

敬请注意: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果有内容违规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