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评论·图片·视频
留园新闻速递·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0条】 【澳大利亚本地新闻信息】 

好惨!澳洲最大骗局“受害者”吐槽:不是没味就是很酸,罪魁祸首竟是它

新闻来源: 吃喝玩乐 于 2023-11-20 2:05:04  


最近小红书上关于澳洲的话题,有一样东西反复离不开大家的讨论。

那就是澳洲新晋网红“特产”——草莓。

但这次,大家的评价可就没有平时那么慷慨了。

自11月起,墨尔本就进入了草莓季节,一直持续至明年3月。

每到这个时候,大家都会在超市的货架上看见摆着满满一架的草莓,谁会不心动呢……

没想到的是,看似熟得通红,令人垂涎欲滴的草莓,实际上一点草莓味都没有。

没味也就算了,最可怕的是,没选好还有可能酸掉牙。

小红书网友@管住嘴迈开腿 发帖称,澳洲最大的骗局就是草莓!

图源小红书博主@管住嘴迈开腿

甚至图片里还用上了电影《孤注一掷》里金晨的形象来提醒大家,说明这个骗局真的很容易上当!

博主说,“这草莓看着又大又甜,吃起来一点草莓味都没有。”

可以说是,真的“没一个好吃的!”

除了没有草莓味,还有其他“澳洲草莓受害者”,受害原因是实在太酸了!

小红书博主@麝香薄荷泡腾片 说,“不好吃就不要长这么好看出来骗人!”

图源小红书博主@麝香薄荷泡腾片

“被骗八百次,还会忍不住再给下一次的机会。”

博主之前看到小红书有人分享,称澳洲终于能买到好吃的草莓了!

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一定要抓住,于是就兴冲冲地去买。

结果才知道,又是草莓刺客!直接被酸到变形!

评论区网友表示,这边的草莓和传销产品一样,买了就被骗。

博主也说,这草莓的“迷惑性比传销还强”。

还有网友发出了灵魂拷问,到底是“怎么做到这样子的成色和味道,就是不甜。”

而网友们提到的这种”不同包装的都买回去试试“的行为,老墨表示也干过……

但没有一次成功。

现在遇到有人推荐草莓,老墨和@草莓君 的反应是一样的:

“被澳洲草莓伤害了好多次,别骗我。”

但还有网友不信邪,又开始跃跃欲试了……

所以每次一提到澳洲草莓,就会有无数个思乡的孩子思念国内的丹东草莓。

小红书博主@LullabY 说,“在此立誓再不相信澳大利亚的草莓。”

图源小红书博主@LullabY

帖子正文中,除了和其他人一样被澳洲草莓欺骗的经历之外,博主还在最后深深地表达了对丹东草莓的热爱和怀念。

“希望丹东草莓早日输送到世界各地!实在不行把种子卖给世界各地也可以!”

但澳洲草莓的迷惑性,不仅仅在于颜色、味道,甚至还有价格。

当大写的半价标签贴在那里,搭配红通通的颜色和香味扑鼻的草莓味,谁会不上当呢……

受骗次数+1

最后有网友神总结,如果你还没吃过澳洲草莓,那你就想象一下“固态水”的味道就可以了。

一种草莓的口感,但尝起来没有任何草莓该有的香味和口味。

虽然澳洲草莓已经正式成为「口碑最差」的特产,但最近Nutrient杂志刊登的一篇研究发现:

每天吃一份草莓可能有助于预防抑郁症和痴呆症。

研究发现,在12周内,每天吃8颗草莓可以改善中年超重成年人的情绪,减少与记忆有关的问题,甚至减轻抑郁症状。

研究人员希望他们的发现能有助于预防痴呆症。

目前,痴呆症尚无治愈方法。而在英国,每11名65岁以上的老人中就有一人患有痴呆症。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学术健康中心的Robert Krikorian教授说,“痴呆症是一个总称,包括许多不同的疾病,都没有治疗方法。

“目前尚不清楚何时或是否会有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当下通过饮食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来预防和缓解是我们已知的最佳方法。”

Krikorian哈补充说,“我们发现,这一研究结果可能归因于草莓中花青素的抗炎作用。”

“我们想对中年超重人群进行研究,因为痴呆症被认为是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发展起来的。

“此外,炎症可能是肥胖、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等代谢紊乱的一个促成因素。”

除此之外,草莓还对保持健康饮食很重要,一杯草莓就能提供每日所需维生素C的100%。

它们还含有对心脏有益的营养物质,如叶酸、钾、纤维、植物甾醇和多酚。

这么看来还是要多吃点草莓呢~


鲜花(0)

鸡蛋()
0 条

【手机扫描分享】
新闻速递首页】 【澳大利亚本地新闻信息】 【地区新闻信息汇总】 【即刻热度新闻

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果有内容违规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新闻速递首页·新闻网友报料区·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