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会长去中国发展后,王小选进入了Richard Prebbl的视线。实际上,当时还有另外两位华裔精英(分别是老华侨J君和L君)也有意代表行动党参选。
不管是英文水平、口才,还是对新西兰政治的了解,王小选在这三人中都没有任何优势。然而,行动党最终还是选择了他。当然,原因很简单,他来自中国大陆,而且有长期参与社团的背景,符合行动党在华社吸票的基本要求。
王小选没有辜负行动党的期望。他运用自己在广告策划公司长期积累的商业经验,巧妙地包装行动党的政策,并成功地推销给华社选民。「行动党打击犯罪最狠」等口号言简意赅,朗朗上口,落地有声。
不但如此,王小选还用敏锐的政治眼光抓住了李满朝家中被盗案,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签名活动,要求政府修改宽松的法律条文。
李满朝家中被盗三次,因为盗贼未成年而被轻判,更令人愤懑的是,少年被告在审理过程中有法律援助,而受害者却没有。一桩普通的小案件揭示了新西兰司法体系的缺去和严重不公。
西式选举与中国传统的华人家长式习俗原本毫无关联,但经过王小选的加持,瞬间发生了“核扩散”。
在华人家庭中,父母通过威严说服儿子、儿媳,女儿及女婿纷纷投票给行动党。就连七大姑、八大姨也被积极动员,前往投票站。
有人说,这种西式选举与传统华人家庭习俗的融合,形成了新西兰选举中的“核扩散”拉票效应。
选战期间,各政党的华裔候选人都拼尽全力拉票。选举前,天空中飘过无数香喷喷、诱人的大饼。然而,王小选反复念叨着那句紧箍咒般的选举名言,成功地打消了一些选民的贪念。毕竟,疼痛是最让人铭记难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