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评论·图片·视频
留园新闻速递·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0条】 【加拿大本地新闻信息】 

温哥华新规:独立屋1户变8户!本拿比准建“后巷屋”!新规详解

新闻来源: 星岛 于 2023-09-18 10:10:25  


温哥华市议会周四(14日)通过了名为「缺失中的中型住房」(Missing Middle Housing)的议案,准许在单一独立屋的地块上,兴建多个住宅单位。

市府随后公布更多细节,解释这项重大的土地附例修订。根据已获通过的修订案,市内房屋业主今后可以在每个独立屋地块上兴建3至6个住宅单位,具体数目视乎地块面积而定,最高可建3层(不高于37.7尺)。

如果所建的房屋是专门用作出租,可兴建的单位则为7至8个,而其中一个属于业主自用。

如果是容积率(floor area ratio)超过地块面积0.7倍的较大型分契式多单位房屋,则需额外支付固定比率的密度附加费,或以低于市价的50%折扣,向中等收入家庭提供其中一个单位。

然而,地块上的主屋最大建筑面积,将因应地块面积下调14%,「后巷屋」(laneway house)的最大建筑面积则上调最多至56%,借此将密度由主屋转移到后巷屋。

据dailyhive报道,这意味着传统独立屋社区也将转型成多住宅社区,住房密度将会大幅增加。

这是过去十四年来温哥华在住房方面最重大的改革。

大多数独立屋地块能改建3~6个单位:

对于标准地块,即33英尺宽的地块,新建筑的最大建筑面积将从目前的约3400平方英尺增加到约4000平方英尺,每个地块最多可以容纳4个单元。

对于大型地块,即50英尺宽的地块,最大建筑面积将从5200平方英尺增加到约6100平方英尺,从而可容纳多达6个单元。

此外,修订案亦涉及考虑将电梯和其他无障碍空间,豁免于建筑面积规限外,以及加入关于保留文化遗产特色政策的考虑。

市政府的构想是,相对于单户独立屋,这些住宅会让更多人能够负担得来。

新修订还包括将市内划分为的9个独立屋分区合并为一,以统一规范,便利居民。

市府预期可于今年12月起,接受兴建这类型多单位住宅的申请,并估计每年申请的单位数目约为200个,主要包括Oakridge、Kerrisdale和Point Grey等西南部地区,而由于Shaughnessy区于2015年被列为文化遗产保护区,新例将不适用于该区。

有业内意见指出,温市每年需增加数以千计的住宅单位才能满足需求,每年仅增200个,如同杯水车薪。

市府表示,没有提出容许更高密度的方案,主要是因为忧虑这些低密度社区的公共设施,可能不胜负荷,特别是下水道,需要投入大量投资才能配合。部分对增加密度持反对意见的公众人士,也对街道停车位需求增加表示担忧。

本拿比准建「后巷屋」及「次级套房」

本拿比市紧随温哥华改革步伐,15日通过修订附例,准许市内住宅业主在后院范围兴建「后巷屋」(laneway home);而「双拼屋」(semi-detached house),则可间隔兴建「次级套房」(secondary suite)。将于下周一(18日)开始接受兴建「后巷屋」的申请。

这些「后巷屋」和「次级套房」不可与主屋分开出售。

本拿比的后巷屋可作为长期租用房屋出租,但不可用作短期出租。

法规规定,后巷屋最多可建造近1,507平方尺,最少可建造350平方尺;高度将被限制为最多两层楼(倾斜屋顶不高于24.9尺,平屋顶不得超过22英尺)。

本拿比共有约2万个房屋有这类可以通往车道的地块。

「次级套房」是指附设在房屋内,有独立客厅、厨房和通往外间的出入口的套房。

据市府公布资料,半独立式住所是指具有两个相邻单位的住宅(俗称「双拼屋」)。新例实施后,这类住宅将可设立两个「次级套房」,即每个单位各设一间。

市府称,这是本拿比「住房有选择」(Housing Choices )计划首阶段的一部分,希望借此能使这些类型的房屋建成多代同住的住房,让父母或子女一同居住在家庭拥有的土地上。

市府认为,此举除可提供更多崭新和灵活的住房选择外,还有助业主增加收入。


鲜花(0)

鸡蛋()
0 条

【手机扫描分享】
新闻速递首页】 【加拿大本地新闻信息】 【地区新闻信息汇总】 【即刻热度新闻

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果有内容违规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新闻速递首页·新闻网友报料区·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