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在美国遇到的各种花式诈骗套路!简直防不胜防.......
新闻来源: Taola 于 2023-09-17 12:05:12
掐指一算
来美国十多个年头了
发现美国的基建年复一年的旧
诈骗手段却在日日翻新
今天就跟大伙好好唠唠
我在这些年遇到的各种花式诈骗套路
希望大家都能心中有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骗局一:
ZELLE第三方支付汇款
不少华人在Facebook上Market Place卖二手商品,一些人收到了类似“我人在州外,可以先转钱,然后人再去取”这样类似的信息。
图中为第三方支付软件Zelle。
骗子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你的Zelle电话号码以及邮箱账号。随后,你就会收到一个来自类似Zelle域名的虚假“钓鱼”电子信息,上面写着对方已经给你的账号转钱。
骗子会说,你的账号需要升级成Business账号,否则无法交易,需要补充一定金额。这时候,骗子就会“打感情牌”,说自己已经把钱打到你的账号,甚至还有愿意多给你转钱让你完成升级。
如果你点击了升级,那么你的钱就会直接支付出去了。
现在有小伙伴称,自己已经被套走了2000美元。
骗局二:
假冒USPS网站
近期,有小伙伴们表示收到USPS的短信,称有包裹在运送中出现问题,需要重新派送(re-delivery)。因为很多小伙伴们都或多或少进行网购。那么收到的短信链接点入后,会看到一个和USPS官网几乎一模一样的假网站。
图源:小红书用户@JessieisaDaydreamer
假的USPS网站会收取0.99美元的重新派送费用,这个价格也不贵,很多小伙伴们想到没想就会交,这样卡片信息以及密码等就容易被泄露。
图源:小红书用户@JessieisaDaydreamer
如果收到这样的短信,一定要去Google一下USPS官网,去官网搜索tracking number。记住,假的短信链接网站每刷新一次都会换一个新的tracking number。
骗局三:
合租房屋被骗保证金
大部分留学生到美国后,会更倾向选择住在校外和人合租。有小伙伴们会在Facebook等社交媒体寻找合租房。
图源:facebook.com
有小伙伴称,自己曾看到一个非常适合自己的房子,价格也很合适,于是联系了“房东”或是“二房东”。对方会以房屋很“抢手”为理由,让你先缴纳80至100美元的保证金或是申请费(Application Fee)后,才可以看房子。
当你把钱转过去后,就再也无法联系到对方,更别提去“看房”了。切记,租房要先看房,再看合同,最后再缴纳房费。
骗局四:
冒充公职人员
冒充公职人员的范围可就有些广了,有些情况下会以大使馆工作人员、检法人员等打电话给你,称你的信息泄露。有说你参与了洗钱、诈骗或其他重大刑事犯罪案件等,还有说你的I94等身份需要进行更新,以上内容在接听电话时全部不要信。
骗术已经升级,一些骗子会要求你下载Skype或直接使用FaceTime进行视频监控,或对你进行笔录问询。
最终,在你独自面对莫须有的“罪名”时,以取保候审为由,让你转一笔“价格不菲”的保证金。
图中为FaceTime和Skype图标。
说白了,骗子们无非想要让你“配合”转账,比如缴纳保证金、资金清查等。信用卡上,无论是卡号还是背后的安全码或是日期,都很重要,不能随意填写。
值得注意的是,骗术逐渐升级这些骗子不一定只讲中文,有时也会有英文很流利的骗子。如果遇到不确定的事件,一定自己在Google中查询相关机构电话后,拨打并询问相关事宜。
无论是大使馆还是警察,公职人员不会直接来电转国内执法部门,告诉你“犯事儿”需要用钱“摆平”的情况。
骗局五:
国际物流公司诈骗
无论是从国内寄往美国的还是美国寄往国内的,都有小伙伴们表示被骗。
图源:Stamps.com
这些所谓的“国际物流公司”会给一个转运的仓库地址,通常也是可以查询得到的假地址,然后小伙伴们就会开始拼命地邮寄物品。“物流公司”会告诉你,寄的多合适,运费差不了多少钱。
当“物流公司”收取完物流费用后,会被告知快递已经发货。接下来,要么是一直没有快递单号,要么是找各种借口拖延快递时间,比如同一批货品种类不同所以清关慢、美国过节所以没有人送货等等。
最终,相信小伙伴们也能猜到,“物流公司”直接消失或者直接把你给“拉黑”。曾经有网友表示,自己寄往美国和加拿大的物品,缴纳高额运费2万人民币,遭遇“某国际货运公司”诈骗,钱也没有了,货也不见了。
如果收到诈骗短信,你可以举报!
在美国,当你在手机上收到垃圾短信或不需要的短信时,可以将该消息直接转发到7726(在传统电话键盘上拼写为“SPAM”),从而向你的移动运营商报告。
你的移动运营商将负责调查该消息的真实性,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防止发动给其他人或者进一步的垃圾短信。
诈骗圈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所有人都可能成为诈骗的对象,并非高智商就不会被骗。
如果你目前还没有上钩,那么意味着要么诈骗人员还没找到你,要么他们还没找到合适你的圈套剧本。
你在美国,有遇到过什么诈骗形式吗?
欢迎留言分享
提醒更多同胞
谨防上当!
|
1 条 | |||
【手机扫描分享】 |
||||
热门评论更多...
|
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果有内容违规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