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火葬场,迎来由中国资本左右的时代
新闻来源: 東京online酱 于 2022-11-27 20:41:52
前段时间,日本为前首相安倍晋三举行了国葬,相关丧葬费用高达16亿日元,直接导致来自民间的反对声不绝于耳。
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很快又有人发现:负责火化安倍遗体的竟然是一家由中国人控股的企业。
难道中国又有一门传统古老的行业将要冲出国门、走向世界了吗?
01
东京博山株式会社
正如中国一样,日本的火葬场大部分都是由地方政府经营的,属于公共服务业。
但首都东京却是个例外。
据日媒报道:目前东京总共有9家火葬场,除2家公营之外,其余都是民营。而在这7家民营中,就有6家都由同一个公司运营——即东京博善株式会社。
这家于1887年创建的百年企业,在包揽了东京下辖23区内70%火葬服务之余,还承接了附近几个县市的火葬业务。
安倍晋三的火化仪式,正是在东京博善株式会社旗下的“桐谷斋场”进行的。
这么一个东京火葬行业的垄断者,却在今年夏天被中国企业注资收购。
而在背后穿针引线、大力促成这一局面的的,正是罗怡文。
02
罗怡文
罗怡文,何人也?
他出生于上海,1985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
当时正值中国和日本邦交的蜜月期,不少中国人前往日本留学、经商,罗怡文便是其中一人。
经过多年打拼,他不仅成为Laox的社长,名下还投资了多间企业,在日本华人圈中颇具知名度。
而在Laox遭受新冠疫情冲击、风光不如从前之时,罗怡文便果断将目光转向了日本殡葬业。
后来他更是凭借强健的实业派作风,在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收购风云中,成功作为新的大股东入主广济堂,进而变成东京博善株式会社的实际话事人。
而东京博善在今年夏天正式“江山易主”后,罗怡文便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此前的日本火葬行业,硬件条件落后,自动化程度低,主要依靠人力,效率非常低下。
而罗怡文除了引进先进火化技术、对原有火葬场进行革新外,还把触角延伸向了产业链的上下游。
他果断与大型殡仪公司签约合作,既提供安全完善的火化业务,又提供丧葬“一条龙”服务,实现资源的整合与服务的衔接,大大优化了客户体验。
日媒对此也感慨道:连东京的火葬场,也即将迎来由中国资本左右的时代!
03
日本殡葬,中国制造
至于为什么罗怡文选择转换赛道、大费周章地进行股份收购与内部改革?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日本殡葬业是一片广阔无垠的蓝海。
一方面,日本的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
截止至2022年2月,日本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有3624万人,占比高达29%,即每4个人里面就有1名高龄老人。
图源:世界知识局
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所伴随的,自然是高居不下的死亡率。
光是今年上半年,日本的死亡人数就已达到了77.7万,相当于每1小时就有177个日本人去世。而所有的“身后事”安排又离不开殡葬行业。
另一方面,日本殡葬业消费水平较高。
日本人极为重视仪式感,尤其是对于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一类的人生大事件,据统计:平均每个葬礼的最低开销也要150万日元打底。
图源:电影《入殓师》
潜在消费者多且消费力强,日本的殡葬业实在是日本为数不多的几个成长型产业之一。
极有生意头脑的中国人,自然不会放过商机。事实上,并不止罗怡文这一个中国人瞄准了日本殡葬业这块大蛋糕。
在日本国内,前有凭借敬业态度与低廉收费提供白事一条龙服务、成功扎下脚跟的中国创业者;后有通过将民宿改建为灵堂、成功渡过疫情难关的中国老板。
而在日本国外,前有凭借良好口碑、低廉价格与差异化战略等优势,承包了日本超九成的棺材的山东曹县,后有凭借精湛的雕刻工艺,形成垄断日本墓碑之势的福建惠安。
《不可思议的世界》指出:日本90%的棺材来自山东曹县
除此之外,还有连云港的念珠,东阳产的佛龛和牌位等等......
形态各异的中国产殡葬产品与中国模式早已慢慢渗透进日本殡葬业,完完整整包揽了日本人的往生路。
更有日本网友感叹:到死都摆脱不了中国!
当然这还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方面。
笔者期望着未来有更多中国人、有更多的中国制造产品,能在各条赛道上实现弯道超车。
|
0 条 | |||
【手机扫描分享】 |
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果有内容违规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