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即将缺药了!抗生素、止痛、退烧、降压……有需要的抓紧囤
新闻来源: 道德经 于 2022-11-29 20:23:15
虽然德国人对待新冠的态度已越来越轻描淡写,但在医疗方面,另一个严重问题却正在找上他们:德国的常用药品供应越来越少了!
联邦药品和医疗器械研究所(BfArM)近来几乎每天都会收到来自德国制药业的警告信息,多家药企已报告称,从现在起将无法再保证从前的供应水平。BfArM的数据库目前列出了299种存在交货瓶颈的药品,以下种类的药物由于含有供应紧张的活性成分,均可能面临短缺局面:
抗生素:阿莫西林、苯氧甲基青霉素
糖尿病药物: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
抗癌药物:含枸橼酸他莫昔芬的乳腺癌药物
免疫抑制剂:氢化可的松及其他
抗高血压药:盐酸喹那普利、米诺地尔及其他
止痛药:硫酸吗啡、盐酸羟考酮、芬太尼、布洛芬
此外,儿童退烧糖浆、栓剂、鼻腔喷雾剂等药品也受到了影响。来自茨维考市(Zwickau)的药剂师哈内尔 (Daniela Hänel)表示,“目前由于部分药物紧缺,有一半的医保处方都必须修改。”“就在上周六,我不得不让3个病人空手离开,因为我这里没有别的替代品,我也联系不到医生!”
北莱茵药剂师协会主席普赖斯(Thomas Preis)也认为情况“还会更糟”,并称自己从业30多年,从未有过这样的经历。他举出用于治疗胃病的活性成分“泮托拉唑”作为例子,称由于泮托拉唑制剂供应受限,现在必须给有需要的患者改用奥美拉唑,然而后者实际与其他药物有更多的相互作用,“我们预计来年的供应缺口还会增加。”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关乎民生的危机?德国制药协会认为,问题出在全球化上——欧洲大约68%的药品活性成分生产基地位于成本更划算的亚洲,如果生产出现问题,势必会影响到德国。普赖斯对此表示,“德国曾经是世界药厂,而现在变成了中国和印度!”
这绝非夸张,2021年,德国仅从中国就进口了价值29.3亿欧元的医疗和医药产品,中国抗生素出口额甚至占全球出口总额的40%左右。如今,德国医药业与众多政客都注意到了这一情况,不少声音呼吁要把药品生产迁回德国,巴伐利亚州卫生部部长霍莱切克(Klaus Holetschek)更是提出,对中国制药的依赖会带来其他后果,“比如,如果绝大多数抗生素是在标准较低的国家生产的,那么这会加速细菌产生耐药性。”
不过,所谓“回迁”恐怕暂时也只能是美好设想,因为行业人士又算了一笔账,发现如果要在德国本土生产这些药物,成本实则是经营中不可承受之重……除了活性成分,能源、包装材料、物流等成本都在增加,且包装材料目前更是格外稀缺。另一方面与其他行业不同,在德国,药企想要涨价必须依照专门法规,灵活度相当受限.德国药剂师协会联盟表示:“与其他行业相比,(生产回迁)增加的成本最多只能得到一部分补偿。”
|
0 条 | |||
【手机扫描分享】 |
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果有内容违规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