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评论·图片·视频
留园新闻速递·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0条】 【美国本地新闻信息】 

没捡到便宜!商品价99结尾,平均要多付18%价格...

新闻来源: 世界日报 于 2022-11-28 12:05:07  


为迎接假期采购欲高涨的你,想必看到很多价格尾数是9或99或.99的商品。

这种略低于某个主要价格区间的定价技巧非常普遍,大家早就习以为常,或许还会同情那些「搞不清楚99.99元就是100元的傻瓜」。

但研究人员惊讶发现,商家如此爱用尾数9的定价迷惑消费者,背后确有蹊跷;

甚至可以说,9.99元不但不比10元划算,通常还是比较糟的交易。

华尔街日报(WSJ)报导,艾莫利大学(Emory University)和以色列巴伊兰大学(Bar-Ilan University)经济学教授利维(Daniel Levy)研究后说:尾数9是有些魔力的。

大多数人看到价格尾数是9,就以为捡到便宜;

但事实恰恰相反。

利维和以色列内唐亚学院(Netanya Academic College) 的史纳(Avichai Snir)2021年发表论文表示根据美国杂货店多年数据,当商品价格以9结尾时,平均比不用9结尾的相同商品,高出18%价格。

这样的发现适用于奶酪、饼干、瓶装果汁、罐头汤、洗洁精、止痛药、香烟、卫生纸、饮料、洗发精等一系列商品,当某商品价格以9结尾时,通常比这件商品以非9数结尾时来得贵。

该论文指出这种号称略低于定价、运用“9.99元略低于10元”的心理定价或迷惑定价策略,起源已不可考。

但罗格斯大学商学院(Rutgers School of Business-Camden)市场行销学教授辛德勒(Robert Schindler)指出,早在1880年梅西百货报纸广告宣传了0.99元和1.99元的价格,宣称它们保证最划算。

他认为,多年来这种定价在特价广告中被大量运用,让消费者将99分定价与便宜划算直接产生联想。

早在15年前,辛德勒就提出了所谓「99意义悖论」(99-meaning paradox):消费者在心理上强烈地将 .99结尾价格联想为低价,但这不可能是出于99结尾和低价之间的相关性,因为这种相关性并不存在。

从零售商角度来看,商品定价以9结尾确实有效,可能原因有二:首先,消费者习惯从左到右阅读价格,倾向将9.99元解释为9元左右;

毕竟,能付9元谁会想付10元呢?

第二个原因是,人们将尾数9价格与优惠或打折商品的想法相连;

他们并不是看到3.99元比4元低很多,而是尾数99的存在早已深植人心,被一般人用来判断眼前价格是否优于典型售价。

研究论文还显示,商店调涨价格时,会极力设法用迷惑人的价格来减轻打击感受;

商店降价时,则是运用各种促销方法引人注目,例如用鲜红字体写上“特价2件7元”或“特价8.50元,原价8.99元”或直接将价格降到下一个主要定价区间。

利维说:当我调高价格时,会让它们以9结尾;

零售商不希望人们注意到价格上涨,希望人们认为价格仍然很低。


鲜花(0)

鸡蛋()
0 条

【手机扫描分享】
新闻速递首页】 【美国本地新闻信息】 【地区新闻信息汇总】 【即刻热度新闻

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果有内容违规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新闻速递首页·新闻网友报料区·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