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以节俭闻名,股神沃伦·巴菲特却从不吝于在某些关键领域“大胆花钱”。他认为,真正有价值的投资,并不总是出现在股市里,而是藏在人生中的关键决策里。
这位被誉为“奥马哈先知”的投资大师,几十年来都在鼓励大众理性理财、远离冲动消费,但他也多次强调:有三件事,花钱绝对不该手软。
第一:投资自己永远是回报率最高的生意
巴菲特多次在公开演讲中指出,“提升自我,是你能做的最划算投资”。无论是教育、技能培训,还是健康管理,只要能让你成为更优秀的人,就是值得的支出。
FinlyWealth的创始人凯文·沙纳扎里(Kevin Shahnazari)就表示,巴菲特特别重视终身学习。他相信,花在自我成长上的每一分钱,未来都会以数倍的形式回报到生活和事业中。
房地产公司CEO加甘迪普·赛尼(Gagandeep Saini)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早年投入资金接受高阶房地产培训课程,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判断力,也帮助客户做出更精准的投资决策。他认为,这正是巴菲特“投资自己”理念的最佳体现。
第二:优质股票和工具,值得溢价购买
“价格是你付出的,价值才是你得到的。”这是巴菲特在2008年给股东写信时的一句经典话语。这句话不仅适用于股票,同样可以扩展到日常生活中。
沙纳扎里指出,选择高品质的工具或设备,比如耐用的电脑或功能强大的软件,虽然初始成本较高,但能极大提升效率和长期价值。换句话说,“省小钱”不如“花对钱”。
巴菲特的理念提醒我们,在做重大消费决策时,应将焦点放在品质与长远回报上,而不是一味追求低价。
第三:负担得起的住房,是人生的重要基石
回顾过去,巴菲特曾说,他一生最明智的三个投资决策之一,就是购买了自己的住宅。他认为,虽然房价高低常有变动,但“为自己打造一个安稳的居所”是值得的。
他强调,重点不在于买多贵的房,而是“买得起、用得好”,不要为追求面子而背负沉重贷款,影响整体财务健康。
即使这段话早在2010年写下,其核心思维至今仍不过时:购房应以实用、可负担为核心,不盲目攀比、不贪图奢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