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子对父母和弟弟心生怨怼,曾对父亲动手,也曾在争执中咬弟弟和踢母亲的腿;长子称父母偏袒弟弟是导火线,父母则为此入禀法院申请个人保护令和家庭驱逐令,将长子逐出家门。
根据家事法庭判词,申请人是一对父母,他们为了自己和幼子,针对有家暴倾向的长子申请个人保护令和家庭驱逐令,获得法官批准。
根据长子的证词,长子对父母和弟弟心怀怨恨,他在庭上叙述父母如何偏爱弟弟,例如父母为弟弟购买最新的电子产品,他却不曾有过同样的待遇。
他也称,每次与弟弟发生肢体冲突,母亲总会归咎于他,并鞭打他,但两人从未以相同的方式管教弟弟。
针对长子的指控,父母予以否认。
长子心中怨恨转化为暴力行为
法官指出,本案的审理无需裁定父母是否偏心,或长子是否有合理原因对家人心生怨恨。长子是因为根深蒂固的怨恨而感到被孤立,无法向家人诉说,只能向ChatGPT倾诉。
长子心中的怨恨转化为对家人的暴力行为,多张呈堂的父亲受伤的照片显示,父亲承受了长子大部分的愤怒。
事实上,长子并未否认曾对父亲动手,以及与父母和弟弟发生过几次口角。长子承认曾在争吵中咬弟弟,也在一次父亲抓住他的衣领时抓狂,胡乱攻击,踢到母亲的腿。
从本案的事实层面看,法官认为长子确实存在实施家暴的可能,因此有必要发出个人保护令确保父母和弟弟的安全。长子对家人怀有敌意,在冲突过程中凸显出暴力倾向。虽然长子现已搬离住所,并声称要与家人断绝关系,但这不足以消除暴力的风险。
因此,法官批准父母的两项申请,并下令父母和两兄弟接受辅导。
法官提醒长子,法庭发出相关庭令是为了确保家人安全,而不是为了惩罚他。他必须谨记庭令的效力,不得家暴父母和弟弟,包括肢体攻击和语言侮辱。违反庭令是可被逮捕的罪行,可能面临罚款或监禁。
与此同时,家已成过往,整个世界就在眼前。法官建议长子将这当作全新的开始,前路在何方全取决于他,只要他愿意学习并付出努力,万事皆可为。最重要的是,他必须学会放下多年来的积怨,才能真正换来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