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踩雷”食物黑名单!这四种要慎选,不然一落地就遭罪!

新闻来源: Parade 于 2025-04-11 12:05:09

Pixabay

航空旅途中,在机场解决用餐需求是许多旅客的常见选择。然而,专家提醒,尽管饥肠辘辘,也应谨慎选择食物,以防病从口入,影响美好的旅程体验。《Parade》杂志近日援引食品安全专家的建议,列出了在机场应尽量避免的四类食物,旨在帮助旅客远离潜在的健康风险,确保旅途顺利。

食品安全顾问公司 Active Food Safety 的专家米歇尔·沃伦齐恩(Michelle Wollenzien)指出,机场作为人流量巨大的公共场所,存在员工因身体不适或食品处理不当而导致食品安全风险增高的可能性。她强调,预先制作好的、未经过高温烹饪的食物,如果周围环境温度控制不当,极易成为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李斯特菌等有害细菌滋生的温床。沃伦齐恩提到,虽然一些即食食品柜台会显示冰箱温度,但一旦温度升高,往往缺乏有效的警报机制,使得这类区域成为潜在的细菌繁殖地,尤其像即食三明治和绿叶蔬菜等未经过高温杀菌的食物风险更高。为了降低旅途中的不适风险,她建议旅客选择不含生菜或豆芽的热三明治。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食品科学系资深食品安全推广助理马丁·巴克纳维奇(Martin Bucknavage)也对沙拉的安全性提出了担忧。他表示,如果一家餐厅需要处理多种食材,交叉污染的风险就会显著增加。旅客在选择沙拉或自助沙拉吧时,应留意餐厅处理食材的方式,例如环境卫生状况、员工是否穿着干净的工作服,以及收银员是否直接接触食物等。因此,选择不含生菜的热食通常更为稳妥。

对于寿司和生食,沃伦齐恩强调温度控制是关键。她解释说,如果生鱼片的保存环境不够低温,细菌会迅速繁殖并产生有害的组织胺,导致潜在的食物中毒。生鱼肉对保存温度的要求比其他食物更高,但机场食品柜的温度往往难以持续保持在理想状态,因此不建议在机场食用寿司等生食。

此外,沃伦齐恩还特别提醒旅客注意饮料机和自助取用的茶饮。她指出,机场人流密集,许多人会接触这些机器,导致细菌数量较高,且这些设备的清洁可能不够彻底。饮料机的出水口和自助茶饮塑料罐的出水口都难以完全清洗干净,因此,选择瓶装饮料更为安全卫生。

除了避免选择特定类型的食物外,专家还针对在机场用餐提出了普遍适用的建议。首要原则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由于在机场会接触各种公共物品,务必勤洗手,降低病菌传播的风险。在购买即食食品时,要仔细查看包装上的保质期和相关说明,并观察食物的新鲜度。购买后的食物应尽快食用完毕,避免长时间放置在身边,增加细菌滋生的机会。

全球各主要机场通常都设有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对机场内的餐饮服务商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和操作规范。然而,由于机场客流量大、餐饮种类繁多等特点,食品安全管理的挑战依然存在。一些国际机场会引入更严格的食品安全认证体系,例如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等,以提升餐饮服务的安全水平。旅客在选择机场餐饮时,可以留意餐厅的卫生许可证、食品安全评级等信息,作为参考依据。此外,一些旅行健康网站和消费者组织也会定期发布关于机场食品安全的建议和评估报告,旅客可以在出行前查阅相关信息,为自己的餐饮选择提供更多保障。

 
(0)
(0)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点击二维码复制内容链接

敬请注意: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果有内容违规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