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民调:为什么说国家党连任希望渺茫

新闻来源: 1News 于 2025-04-08 0:10:09

根据最新的1News Verian民调,国家党与新西兰优先党的支持率上升,使得现任联合政府若今日举行大选,依然有望组成执政联盟。

此次民调于3月29日至4月2日之间进行,针对1000名符合资格的选民进行调查。工党则在此次调查中下跌1个百分点。

若今天举行大选,右派阵营(国家党、行动党与新西兰优先党)将获得64席,足以组成联合政府;而左派阵营(工党、绿党与毛利党)仅得58席。这与2月时的民调形成明显对比,当时左派还占据领先位置。

具体数字显示,国家党支持率上升2个百分点,至36%,相比2月成绩有所进步;工党则下降1个百分点,至32%。

新西兰优先党支持率也上升2%,达到7%,创下自2017年9月以来的最高纪录。绿党与行动党则分别维持在10%与9%。毛利党继续下滑,再跌1%至3%,而他们在去年12月时还有7%的支持率。

同时,公众对经济的感受也略有改善。经济乐观情绪上升3%,至39%,而悲观情绪则从25%降至21%。

若依照今日的支持率来分配国会席次,国家党将获得44席(较现有减少5席),工党则获得40席(增加6席),绿党为12席(减少2席),行动党维持11席。

新西兰优先党获得9席(增加1席),毛利党则维持6席。由于毛利党预计会保住其6个选区席次,因此国会总席位将因「超额席次」现象增加至122席。

在「最受欢迎总理人选」中,尽管Luxon与Hipkins的总体人气不高,但双方都略有进步。

• Luxon上升1%,至23%

• Hipkins上升3%,至20%

Winston Peters成为第三受欢迎人选,支持率上升2%,与其政党支持率一致,达到7%。

Chlöe Swarbrick从6%跌至4%,David Seymour则从6%降至3%,支持度出现大幅下滑。

国际与国内议题背景:

此次民调公布的时机,也正值几项重大议题:

• 总理刚结束印度之行,试图推进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

• 政府学校午餐计划引发关注,因为其中一个供应商已经破产;

• 绿党议员Benjamin Doyle的匿名社群帐号事件也受到媒体关注,Winston Peters更公开批评此事。

不过,美国前总统Donald Trump上周宣布的关税政策,导致全球市场动荡,由于民调在此之前进行,尚未反映此一变化的潜在影响。

新西兰左翼对最新民调的解读如下:

绿党议员的抹黑让新西兰优先党在文化战争中获得了优势。温斯顿对觉醒文化的战争是一个引进的MAGA话题,拥有一个现成的阴谋论选民基础。

民调覆盖了人身攻击的最激烈时期。

来自投资峰会的糖分高峰将迅速消退,因为预算削减的现实很快就会显现出来。

有指控称,抹黑多伊尔的来源是新西兰优先党的一个活跃分子。

那该多么令人吃惊?

真正的痛苦现在来了… …经济损害即将到来。

人们需要听到来自政治左翼的解决方案。

但没有。

这就是为什么改变的势头在减缓,政府正在重新赢得支持的原因。

深层次分析:

新西兰过去一周左右有很多民调。

最近六次民调的时间和规模加权平均结果显示,政府获得63个席位,反对派获得57个席位。

新西兰现在实施的是MMP选制,它的独特性决定了民调结果的不同作用。

优先党已经找到了立足点,似乎有望保持5%以上的支持率。

综合民调表明,国家党及工党的支持率相若。仅以此分析很难看出明年大选的走势。

事实上,决定明年大选胜负的看点是优先党。

如果优先党没有跨过5%的门栏,则工党联合政府上台可能性非常大。

假如优先党的支持率超过5%,则彼特斯选择与工党合作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国家党。当然,先决条件是Hipkins在选前下台。

毫无疑问,工党如果在末来半年内的支持率无法大幅领先国家党,则工党高层内部就不得不逼使Hipkins让位,以便扫清未来与优先党合作的障碍。

为什么优先党在明年大选会更愿意与工党合作呢?

让我们从 Winston Peters 的话中话、历史行为模式 以及 优先党与工党合作的战略利益 来细看这个说法。

1. 「不与现任工党合作」≠ 永不与工党合作

Winston Peters 的用词非常谨慎且具有策略性。他说过:

“We’re not going to work with the current Labour leadership.”

这句话明显将焦点放在「现任领导层」,特别是 Chris Hipkins 身上,并没有完全排除与工党的合作可能性。这在政坛上通常代表——

如果工党换党魁,合作空间便重新打开。

这其实是某种「点名下台」的压力,也是一种谈判筹码预留空间。

这种说法并不罕见。Peters 曾在 2017 年选择与工党(当时为 Jacinda Ardern)组阁,但在 2020 年时又与工党翻脸。

2. 从优先党的角度,与工党合作确实「利大于弊」

利:

• 减少与 ACT 的政策冲突:

ACT 和 New Zealand First 在财政、文化与移民等议题上有强烈冲突(例如 ACT 主张大幅削减政府支出,这与优先党的民粹基层政策背道而驰)。

• 在联合政府中获得更大谈判空间:

若工党与绿党无法单独组阁,Peters 可能成为 kingmaker,他将能在与工党的协商中拿下重要部长职位或政策让步。

• 可以塑造「制衡绿党」的角色:

他可以向中间偏右选民宣称:他加入政府是为了「避免绿党极端政策」,一方面合作,另一方面维持他一贯「制衡左翼」的形象。

弊:

• 会遭到部分保守派选民质疑或流失(但这些选民很可能也不会投给工党或绿党,实际损失有限)。

3. 工党如果要在2026年大选组阁成功,换党魁或许是必要策略之一

若 Winston Peters 继续表达「不与 Hipkins 合作」,那么工党内部势必会开始讨论领导更替的可能性,尤其是选情未见明显反弹时。

可能的替代人选如:

• Kieran McAnulty(有地方支持基础)

• Carmel Sepuloni(作为副党魁和族群代表)

• Grant Robertson(尽管曾声称不再竞选党魁,但仍具经济声望)

• 或较新面孔如 Ginny Andersen、Deborah Russell 等。

国家党连任的救命符是印度,但多年来,印度曾一直明确表示不愿与新西兰就商品准入进行贸易谈判。

新西兰目前能不能给出印度最想交换的三个条件?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0)
(0)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点击二维码复制内容链接

敬请注意: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果有内容违规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