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嘉雯(32岁)原本大学本科主修生物学,毕业后意识到要在这个领域走得更远,攻读博士是理想的选项,然而她认为那会很痛苦。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趁还年轻转换跑道,开始研究编程代码和软件工程。
通过上网课、为起步公司做义工、参加黑客松(hackathon)等,她逐渐加深对市场的了解,并在2015年成功找到第一份编程的工作。
朱嘉雯如今是主营数据处理和机器学习的Databricks公司亚太日本地区机器学习实践主管,她坦言,由于本科并没有修读软件工程,在国大攻读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期间也很吃力。
那她是如何克服困难并毕业的?她笑说:“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辛苦。没有什么秘诀,只是辛苦地熬过了,幸好及格了。”
据她观察,中途转业者一般在各自领域有10至20年的经验,如供应链、金融服务等。她建议,通过与工程师合作,中途转业者也能贡献他们的知识,工程师则提供科技领域的知识,这样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朱嘉雯补充,新加坡政府有许多计划培养人工智能人才,而且本地的大学水准也高,有人才优势。因此她相信,新加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未来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