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岁李嘉诚又再出招!紧急分拆千亿电讯业务?此一反击暗藏什么玄机?

新闻来源: 今日加拿大 于 2025-04-01 20:10:12

快97岁的李嘉诚,又一次站在了风口浪尖!

刚刚因228亿美元出售巴拿马港口遭中国监管审查,长和系股价暴跌800亿;

转眼间,市场又疯传千亿电讯业务即将分拆上市!

一边是地缘博弈下的「港口困局」,一边是资本市场的「电讯突围」,超人李的这盘大棋,到底在下什么?

郎心如铁!

李嘉诚并没低头,不仅没低头,今天还试图反击!

根据最新消息,李嘉诚要拆分长和千亿港元的电信业务资产,不久后在伦敦上市,估值高达190亿美元!

今天,李嘉诚旗下长和突发新公告,对该传闻不置可否:董事会未有就本公司全球电讯业务有关之任何交易作出决定,目前并不确定是否将会进行任何交易。

这段话像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但认真一读,NND,这波操作实在像极渣男式的回应:

「未决定、不确定、请审慎」。

话说看到这个消息,很多人估计会觉得奇怪,李嘉诚哪来的电信业务资产?

客官有所不知,李嘉诚手中的资产,不仅布局在中国、香港,而且布局在全世界,主要以基础设施为主,除了大家都知道的港口资产外,还有电信业务。

现在长和旗下最赚钱的板块就是电讯业务,占其利润贡献总额的25%,其主要服务对象是英国、意大利等欧洲六国,这些资产目前都装在长和这个篮子里,在香港上市。

这么多年都如此,怎么突然放风出来,拆分全球电讯业务两地上市,然后又说还没做出决定,这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港口交易突遭「急刹车」,李嘉诚踩中大国博弈雷区?】

3月初,长和宣布将全球43个港口(包括巴拿马运河关键枢纽)卖给美国贝莱德财团,交易估值228亿美元(约1780亿港元),堪称近年最大套现动作。

但就在签约前最后一刻,交易突然被叫停!

中国市场监管总局火速介入审查,强调要「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官媒《大公报》连发檄文,痛批此举是「配合美国遏华战略」

中国外交部虽未直接点名,但表态「反对经济胁迫」

为何踩雷?

巴拿马运河掌控全球6%海运量,中国占其货运21.4%!港口若归美资,恐成中美博弈新筹码。

市场反应:

长和股价单日蒸发800亿,投资者担忧:李嘉诚的「全球套利」模式,还玩得转吗?

【闪电变阵!千亿电讯业务紧急分拆,意在「对冲」政治风险?】

港口交易受阻仅数日,市场突传长和拟分拆全球电讯业务上市,估值或达150亿英镑(约1000亿港元)。

电讯板块有多牛?

2024年EBITDA313亿港元,远超港口业务的188亿

覆盖欧洲多国及东南亚,用户超4000万

为何此时分拆?

1. 危机公关:港口交易黄了,急需新故事提振股价

2. 套现备粮:全球经济动荡,现金为王

3. 避险转移:电讯业务政治敏感度低于港口,分散风险

但长和公告玩起「文字游戏」:

「未作出决定…不确定是否推进」——典型的「李嘉诚式」试探,你懂的!

这两步棋看似独立,实则暗藏三大共同逻辑:

011. 甩卖「高危资产」,轻装过冬

港口涉及地缘争端,电讯增长见顶,都是「烫手山芋」

套现后,或押注数字基建、新能源等新赛道

022. 在中美之间「走钢丝」

港口卖美资,电讯留欧洲——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

- 但大国博弈下,商人难再「左右逢源」

033. 李氏交班前的「终极布局」

96岁的李嘉诚正为家族财富做最后安排

目标很明确:降风险、保现金流、稳传承

【终极拷问:李嘉诚时代,真的要终结了吗?】

官媒曾评价:

李嘉诚的财富,源于垄断,而非创新

如今,一个残酷现实摆在眼前:

旧模式失效:地产霸权、中间商套利难以为继

新规则降临:国家利益>资本自由,站队不可避免

但无论如何,这位96岁老超人的危机应变力,仍值得玩味:

港口受阻,电讯补位——资本腾挪快准狠

嘴上说「未决定」,身体很诚实——市场放风试探水温

或许正如他名言:

「成功没有方程式,但失败都有定律。」

这一次,他能否再次穿越周期?

其实,李嘉诚本来不必死死盯着钱包里那些钱,他的钱已经多到子子孙孙都花不完的程度,96岁的他与其当守财奴,不如多为自己的身后名添彩、为子孙后代积德。说到底,商道之上还有天道,商业之上还有道德,商人可以无主义,但不能无祖国!别忘了,公道自在人心,而人心可保家族长久啊!

 
(0)
(0)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点击二维码复制内容链接

敬请注意: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果有内容违规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