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政治中,“中产阶级”一词频繁被提及,是政客争相争取的选票群体。然而,这个概念如今对年轻一代来说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上中产的标志,如拥有住房或每年旅行度假,对年轻人越来越遥不可及。
经合组织(OECD)定义中产阶级为税后收入达到中位数收入75%至200%的家庭,在加拿大即年收入5.29万到14.1万加元。但许多年轻加拿大人连这一范围的下限都难以达到。
35岁的护理专业学生奥佩耶米·科欣德一家,年收入不到4万加元,每月租房费用高达1880加元,最近两个月的电费账单更是高达800加元。对她来说,“中产”的定义只是能撑过两周不拿工资的日子。而她家连基本生活都难以负担。
加拿大的最新研究显示,42%的加拿大人自认属于中产阶级,但专家表示,这个概念十分模糊。阿尔伯塔大学社会学教授米歇尔·马罗托指出,对于年长一代而言,中产标准没变,但年轻人已降低了期望。她认为,加拿大需要更加公平的税收制度,为教育、医疗和住房提供资金,让年轻人重燃希望。
UBC大学教授保罗·克肖指出,住房市场的变化已经严重影响年轻人的阶级流动性。他举例称,如今即便年薪六位数的年轻律师,也难以在城市找到合适住房。而几十年前收入较低但早早买房的人,因房价上涨,可能轻松坐拥百万资产,过上中产生活。
克肖批评加拿大近25年来的政策优先保护老年人的住房财富,让年轻人为此付出高昂代价。他希望政府未来的减税政策能够更多考虑被牺牲的年轻一代,弥补他们所承受的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