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周末祭祖 骨灰瓮安置所与坟场现人潮车龙

新闻来源: 联合早报 于 2025-03-31 20:51:27

清明节正日是星期五(4月4日),但不少公众已提前在这个周末扫墓祭祖。星期天(3月30日)一大清早就有许多人携老带幼,到蔡厝港骨灰瓮安置所给先人上香祭祀。 (陈斌勤摄)

今年清明节落在星期五(4月4日),许多公众趁正日之前的周末提前祭祖扫墓;多个骨灰瓮安置所和坟场出现大量人潮,甚至有人半夜开车去扫墓。

《联合早报》采访队星期天(3月30日)早上8时不到就抵达蔡厝港骨灰瓮安置所,只见附近公共停车场的车,已停满六七成。

在安置所维持交通的保安员说,自己凌晨4时开始值班,就看到车子纷纷开进来,还一度出现车龙。“听同事说,早在凌晨2时就有车子进来了。”

记者现场了解到,在蔡厝港这里,周末只在清晨6时过后才会检查访客的车位预约状况,疑是有些未能预约到停车位的驾车者提早进来;5时半前后这里已是停满了车子。

节日接二连三 骨灰瓮安置所停车须预约

由于今年的开斋节(3月31日)、清明节(4月4日)、复活节(4月18日)接二连三来临,国家环境局为更好地分散人流,早前宣布蔡厝港坟场和骨灰瓮安置所,以及万礼和义顺骨灰瓮安置所,3月22日至4月20日期间24小时全天候开放。

环境局鼓励公众尽可能搭乘公共交通前往祭祖。当局这段期间也加强车流管控,为蔡厝港和万礼两座骨灰瓮安置所停车场实施预约制度,欲开车前往祭祖的公众,期间某些特定日子,包括五个周末和节日当天,须上网预约停车位。 

环境局网站显示,截至27日下午3时,万礼及蔡厝港两处骨灰瓮安置所的停车位,这个长周末和下个周末都已全满。

记者在蔡厝港现场待了好几个小时,只见烧香祭祖的访客络绎不绝。

先父重视祭祖须人齐 小辈缺席得“请假”

江家三代16人早上7时许就抵达,前来拜祭曾祖父母和祖父母等八位先人。

江建利(56岁,交通管工)告诉《联合早报》,长辈原本分散各地安葬,家人顺着辈分拜祭,得先到安置所、坟场、自度庵、再回到安置所。若遇上塞车,扫墓可能得从清晨到下午三四点才结束。

“后来我们掷筊问了长辈的意愿,他们同意迁到蔡厝港安置所。虽然灵位现在还是分散在各栋楼层,我们得上下走动,但还是比之前方便很多。”

他的大姐江美娟(58岁,文员)笑说:“可能要从‘公寓’降级到‘组屋’,长辈不是很情愿吧,求了几年他们才同意。掷筊是我们和长辈沟通的唯一方式,得尊重他们的意愿。”

她说,父亲生前重视传统,要求每年扫墓,子孙都得人齐。“他过世后,如果有小辈没来,我们还得在他灵前说明原因、代为‘请假’。”

江家祭祖仪式很讲究,长房长子江建利每祭拜一位长辈前,都会到金银焚烧区旁的“后土”前上香,和神灵“打招呼”以示敬意。然后子孙会按辈分轮流给长辈上香。

江美娟说:“年轻人会说,烧这些金银纸,长辈真的会收到吗?我觉得该做的礼数还是得做,尽我们的一分心意。”

经营修车厂的罗庆华(63岁)一行五人,同样在7时左右就赶到蔡厝港坟场拜祭外祖父母。

两位长辈安葬的墓地刚好轮到起坟挖掘工程,得在明年4月底前迁坟。“我今天来扫墓才得知这个消息。刚巧葬在不同区的长辈都得一起迁坟,我们得赶紧找地方让他们集中一处,迁坟仪式也一起办,以后就能一起拜祭。”

记者上午11时离开时,旧蔡厝港路双向交通拥堵,车流缓慢。

妙华山光明山现人流 但秩序井然

妙华山自度庵星期天早上也有不少人流,但现场井然有序,多数访客自行开车或乘坐私召车抵达。

在光明山普觉禅寺,公众都聚集在多层停车场一楼进行清明祭拜,现场有不少工作人员维持车辆和公众秩序,多层停车场前一度现车龙,队伍排到新民道上,在交通管制员的疏导下有序进场。

 
(0)
(0)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点击二维码复制内容链接

敬请注意: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果有内容违规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