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正康从小就热衷电影,即使长大后从事法律工作也选择专注在媒体领域,把爱好和事业结合。他梦想着在新加坡打造一个可自由发挥的环境,帮助本地电影人实现他们的创作梦想。
由于爸爸是香港人,高正康一家特别钟爱港片,他从小就和两个弟弟拍短片,重现不同经典荧幕片段。
现年27岁的高正康大学时期到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修读法律,期间加入了学院的电影学会。这个学会历史悠久,会员包括着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通过学会,他积极参与到创作电影的过程,更加确信了对电影的热爱。
许多人热衷于当导演或编剧,但高正康更倾向于制作。他认为,制片人负责调动所有资源,确保项目顺利进行。“虽然不一定能像导演那样获得显着的认同,但我觉得制片人也是电影创作的核心部分。”
活跃电影圈参加电影节 了解国际影视业运作
除了活跃在伦敦的电影圈,高正康更曾两次参加康城电影节,了解到国际影视业的运作。
谈及新加坡的电影业,他认为本地不乏有才华的电影创作者,但观众对本地电影的支持和认可不足。“让人遗憾的是,本地电影往往在获得国际奖项后,才会引起大家的注意。”
高正康坚信电影不仅是为了迎合国际市场,更要注重本地观众的需求。“新加坡电影讲述本地故事,探讨人性、家庭、社会等共同主题,也能够触动区域乃至全球观众。”
本地电影院近期接连倒闭,高正康说这反映了全球电影业的变化,包括串流平台所带来的影响。他觉得,除了本地艺术业者的反思和应变,政府和公众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家应该一起维护电影。
通过自己的努力,高正康希望日后为新加坡电影产业带来更多资源和机会,让更多年轻创作者得以展现自己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