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加拿大5000多名年轻人,在寒风中排队数小时,不是为了追星,而是为了抢一份工作!
周四,卡尔加里12年级的学生Randi Tew裹着毯子抵御严寒,在Stampede Grounds的Big Four大楼外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这不是什么巨星的演唱会,而是当地年轻人为了找工作拼尽全力的真实场景。
图源:CTV
“这真的很困难,没有地方在招人,”Tew即将迎来空档年,但她的心情并不轻松。
对她而言,经济独立不仅是生存需求,更是一种安全感:“能够养活自己,感到经济稳定,这对我来说太重要了。”
Tew是数千名涌入青年招聘会的卡尔加里年轻人中的一员,希望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抓住机会。
这项已经连续举办26年的活动,今年吸引了80家雇主,目标是帮助15至24岁的年轻人积累工作经验,迈出职业第一步。
图源:CTV
18岁的Ary Ki-Michaels正在寻找第二份工作,为上大学攒钱,避免背负学生贷款。
在他看来,招聘会比一份简历更能展示自己的个人魅力和优势。他指出:“简历在某种程度上有点‘非人化’。你得把自己压缩成一张纸,有时推销自己真的很难。”
图源:CTV
竞争为何如此激烈?
卡尔加里市青年就业中心团队负责人Tara Huxley指出,当前就业市场对年轻人格外残酷:
青年失业率高:2月数据显示,卡尔加里青年失业率达14%,而成人仅6.3%。 人口激增:城市人口增长导致市场饱和,雇主选择更多,求职难度加大。 高留职率:员工稳定性提升对企业是好事,但对求职者却意味着机会减少。
图源:CTV
她补充说,现在判断与美国的贸易战对就业的潜在影响还为时过早,不过该中心正在密切关注局势的发展。她还呼吁雇主关注Z世代员工的独特优势:
忠诚度高 技术能力强 喜欢人际交往 为团队提供多样性
Huxley鼓励受挫的年轻人:“如果没收到回复,不是你的错。”她建议利用就业中心的资源提升技能,调整策略,保持信心。
图源:CTV
在Reddit上的相关贴子下面,大批网友补充了自己的看法。
“从2018年到2020年读高中期间,我申请了100多个工作岗位,但一次面试都没拿到。我的很多朋友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最后我能在Safeway找到工作,完全是因为有家里朋友的帮忙。在我工作的那段时间里,我估计有上千人把简历递交到前台,但在我待了五年的时间里,真正通过申请被录用的可能只有十个人左右。大多数人要么是内部调动来的,要么是认识某个内部员工。这个问题已经存在很多年了,而且情况只会越来越糟。公司不想雇人,但人们需要收入才能活下去。这完全是一场不对等的艰苦战斗。”
“说实话,这问题甚至可以追溯得更早。我在90年代末读高中的时候,也申请了无数个地方,都没有一个打电话给我。像Co-op、Superstore这些超市,一堆公共图书馆,Southcentre和Chinook购物中心的商店,每年都申请Stampede,还有McLeod Trail沿线的许多餐馆……没有一个回音。最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麦当劳。之后我所有的工作,都是通过熟人推荐,或者是刚好认识经理才拿到的。
“我最近看到一个数据,说只有30%的职位是在线公布的。可现在几乎所有求职者都在Indeed或者其他在线平台找工作——那些实际上大多数是“为外国人设计的”求职网站。至于怎么接触到那70%没公开的工作机会,那才是难点。我并没有什么万能的解决方案,但我能说的是:保持你的人脉网络,千万别断关系。如果你是新移民,不要只跟同乡混在一起,因为那样比较舒服。一定要主动去认识本地人。我找到的所有工作,都是因为某次恰巧的聊天——刚好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说对了话。”
还有网友指出,这是一个三重夹击的问题。很多招聘会的现场有大量国际人士,令人惊讶。他注意到以下几个问题正在加剧就业竞争:
大规模移民潮
婴儿潮一代延迟退休,仍留在职场
企业将业务迁往美国
也有网友指出,IT行业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而且随着企业越来越多地使用AI,情况只会变得更糟。那些源源不断培养IT毕业生的高等院校,面对几乎为零的就业市场,确实需要重新制定策略。
警惕求职骗局
About Staffing招聘公司的招聘经理Cristina Schultz提醒说,虽然年轻求职者往往最渴望尽快进入职场,但也应提高警惕,防范诈骗。
她说:“现在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时期,一些组织专门瞄准弱势群体,而求职者正是不法分子重点锁定的对象。我们看到各种诈骗手段,但其中一种尤其需要小心的是通过短信或WhatsApp发送的‘职位邀请’。尤其是当你从未申请过该职位或与对方没有联系时,很可能就是骗局。”
图源:CTV
Schultz还提醒,求职者在提供个人或银行账户信息时必须特别小心,并应提前核实相关网站的真实性。
近期,About Staffing本身也成了骗子的冒名对象,有不法分子假冒招聘经理的身份,进行FaceTime视频面试,试图索取银行信息。
Schultz表示:“我们遇到过有人冒充我,进行视频面试,甚至要求提供银行资料,这是我们公司绝对不会做的事。”
“所以最基本的原则是:不要随便把银行信息发给他人。这些信息非常敏感,必须格外谨慎,确保只在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