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共43人因工丧命 海事业工伤死亡从零增至五人引关注

新闻来源: 联合早报 于 2025-03-27 21:47:24

海事业情况令人关注,致命和重伤率从2023年每10万名员工有35.3人,上升至去年的35.8人,是自2018年以来最高的。 (档案照片)

本地去年共有43人因工丧命,比前年多了七人,主要来自建筑和海事业。其中,海事业死亡人数从零增至五,引起当局关注,并将加强准证审批和稽查力度。

根据星期三(3月26日)出炉的2024年工作场所安全与卫生报告,去年的工伤意外重伤率降至历来新低,每10万名员工中,有15.9人因工重伤。

不过,工伤意外死亡率却攀升,从前年的每10万名员工有0.99人,增至去年的1.2人。

工伤意外五大死因 车辆事故11起居首

五大死因为高处坠落(四起)、被跌落物件砸中(五起)、结构和设备坍塌或故障(六起)、溺水或窒息(七起),以及涉及车辆事故(11起)。

建筑业因工丧命的员工最多,共20人;第二是运输和仓储业,共九人;第三是海事业,共五人;供水、污水和废料管理行业有三人;制造业有两人。

当中,海事业情况令人关注,致命和重伤率从2023年每10万名员工有35.3人,上升至去年的35.8人,是自2018年以来最高的。

人力部星期二(25日)在记者会上指出,海事业五起致命事故中,四起发生在我国水域锚地的船舶上;两人涉及潜水作业,一人从高处坠落,一起是在狭窄空间工作时发生意外。最后一起涉及车辆事故。

人力部发现,承包商本应采用商业水面供气潜水配备,但一些业者却依旧使用休闲用途的自携式水下呼吸器,导致一些溺水事件发生。这样的做法并非因为对条例不知情,更多是业者因各种缘由,包括嫌麻烦,而没有根据守则做事。  

当局接下来将加强海事业者出海前的准证审批,稽查次数也将增加约50%。

建筑业去年有146人因工作意外受重伤,比前年少了三人,但因工丧命的人数却增加,从前年的18人增至去年的20人。

人力部吁请建筑业者保持警惕,落实严格的安全标准以避免更多事故发生,尤其当今年的建筑需求预计增加。

人力部和跨机构工作场所安全与卫生工作小组,将继续加强较小建筑业者保持工作场所安全与卫生的能力,并测试新的安全科技,更好地发现隐患。

制造业的情况则好转,因工重伤和死亡人数从前年的155人减少到去年的125人。金属加工业的改善尤其显着,重伤和死亡人数从前年的61人减少21.3%,至去年的48人。

人力部兼国防部高级政务部长扎吉哈星期三走访化工企业雪佛龙奥伦耐(Chevron Oronite)后受访时说,工作意外重伤率下滑,意味着业者在工作场所安全与卫生方面的作业有所改善。条例和安全措施需要时间奏效,但最终还是要业者改变思维,采取行动。

“要制定更多条例和约束很容易,但这将削弱业者的竞争力……因此要寻找有效的方式,维护安全的同时不过度干预,导致工作效率和效力受影响。”

工伤致命率2028年目标 扎吉哈:需更多努力

问及我国能否按计划最迟在2028年,把工伤致命率降低至每10万名工人少于一起,扎吉哈指出,这是个雄心勃勃的目标。我国去年曾做到,今年则没有。这也凸显要维持这样的表现,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

人力部去年进行超过1万7000次稽查,重点关注较高风险的行业如建筑业、制造业和海事业,并针对超过1万6000起违规行为采取执法行动,包括发出58个停工令及1500张罚单,罚款金额超过310万元。

 
(0)
(0)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点击二维码复制内容链接

敬请注意: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果有内容违规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