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规划工具实用 专家促调整保单前应咨询专业意见

新闻来源: 联合早报 于 2025-03-27 21:45:09

本地首个医疗保险规划工具共有四步骤,完成整个过程需时约15分钟。 (梁麒麟摄)

公积金会员在尝试使用新推出的医疗保险规划工具时,可能会对综合健保计划及附加险的高额费用感到吃惊,甚至考虑取消终身健保计划以外的附加私人保险。但理财顾问建议,投保人在调整保单前,应先咨询专业意见,避免因一时决定影响长期保障。

卫生部与中央公积金局星期三(3月26日)联手推出本地首个医疗保险规划工具(Health Insurance Planner,简称HIP),可助国人估算长期医疗保险所需费用,在投保时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奕丰环球市场投资咨询总监曾威旗受访时告诉《联合早报》,每个人的财务能力和对医疗保险的需求不同,但随着年纪增长,医疗支出势必增加,因此拥有合适的保单十分重要。

他担心,一些人看到预估数据后,可能因为需要额外自掏腰包,就决定取消私人综合健保计划(简称IP)和附加险。但实际上,IP和须现金支付的附加险,在保障方面各有作用。

“我的建议是,针对现有保单做任何调整前,应咨询专业人士,如保险代理或理财顾问。”

在新工具正式上线前,受邀试用的欧瑞林(建筑公司经理,55岁)告诉记者,这款工具比想象中容易操作,他在约10分钟内就完成四个步骤。

他认为,新工具能让个人对未来的医疗支出估算,有更好的了解。

欧瑞林的保健储蓄户头余额,已达基本保健存款(Basic Healthcare Sum),即7万5500元。他认为,年龄越大、医疗费用越高。因此最好的做法,是想办法增加保健储蓄户头存款,让它享有4%利率,再用来支付终身健保等每年须缴付的保费。

“每个人都应了解自己的医疗保单,然后不时去审查,看是否有足够的保障。我在年轻时就买了医疗保单,然后在40多岁时,决定将涵盖私人医院的保额范围,降至公立医院病房。” 

受访者:医疗保障分析报告 内容详尽实用性强

有多年理财经验的苏振强(44岁,自雇人士)说,完成四个步骤后由系统生成的医疗保障分析报告,内容非常详尽且实用性强。

“虽然对不熟悉保健储蓄、IP和附加险者,可能略显复杂,但对财务顾问而言,极具参考价值,可协助更多人作出更清晰的医疗保障规划。”

他以74岁的母亲为例,因年龄关系,导致IP和附加险费用大幅上涨,加上对公立医院有信心,家人选择将母亲的保单降级,以减轻长期财务压力。

“这是还没使用新工具前做的决定,如果当时有这类专业报告可供参考,更能做出理性判断。”

记者亲自试用工具,发现若不清楚个人医疗保单细节的人,可能要花上超过15分钟,因为系统会先要求提供私人综合健保计划保单和附加险名称,若无法提供,就不能进入下一步骤。

此外,系统注明,预估数据仅供参考,与最终实际数字或有差异,因为每个人动用保健储蓄支付医疗开支的数额不同,且保险公司也可能调整保费。

 
(0)
(0)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点击二维码复制内容链接

敬请注意: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果有内容违规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