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巴窑7巷熟食中心有一家饭菜档在附近小有名气,除了价廉味美吸引很多人光顾外,摊主也用她的方式散播爱心,请有需要的街坊老人等吃饭。
陈明祝(74岁)2005年开始在这里经营来兴菜饭,每天早上6时、7时从附近的住家走来开档。
她透露,附近很多善心人士偶尔会来打包几十包杂菜饭,送给老人家吃。不过,如果打包的数量太多,她怕应付不来,一般会婉拒。
“甚至有两三名好心人偶尔会报效一两百元,让我提供免费饭菜给有需要的人。”
她熟悉这里的街坊邻居,知道哪些老人或低收入人士需要帮助。只要她在档口,遇到熟识且有需要的街坊来买食物,就会用善心人士寄存的捐款,请他们吃饭。
“去年曾有人要来我这寄放请饭钱,我让他等上一名善心人的赞助金用完再来,结果过年后他就送了200元来。”
好心人寄放500元请饭钱
她也回忆起很久以前有人来摊子放下500元,也没和摊子助手提名字。当时她刚好外出办事,到现在都不知道是谁捐的饭钱。
有时傍晚收档,还有没卖完的饭菜,她也会分给附近有需要的人。“如果善款刚好用完,又碰到有需要的街坊居民来,我也不收他们的钱。”
近来政府派发社区发展理事会邻里购物券,加上大巴窑东推出的生活费援助计划“CLAP”(Cost of Living Assistance Programme)购物券,一些弱势和中低收入居民都会优先使用购物券。她指出,最近需要资助吃饭的人变少了。
“有几个常客最近都没来,不知道他们还好吗?有点担心他们的情况。”说到这,她眉宇间流露出邻里间的互助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