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女性热衷健身AI 滤镜惹关注

新闻来源: 新西兰早安 于 2025-03-26 0:10:11

随着瘦身药物 Ozempic 的流行,身体自信(body positivity)理念却在退潮,而社交媒体上的一股新潮流似乎加剧了这一趋势。

一款备受争议的 AI 滤镜近日在 TikTok 上走红,该滤镜可以让用户的外貌变得“胖胖的”或“瘦瘦的”。

这一滤镜的使用者大多是年轻、身材苗条的女性,她们通过滤镜让自己“变胖”,并配上戏谑的文字作为玩笑。而“瘦瘦滤镜”则被用于激励健身或控制饮食。

许多 TikTok 用户批评该趋势带有“恐胖”(fatphobic)倾向,涉及身材羞辱(body shaming),甚至可能助长饮食失调。对此,TikTok 旗下的剪辑软件 CapCut 已正式下架该滤镜,但部分健康专家认为,负面影响已经产生。

滤镜加剧了对体型的焦虑

新西兰饮食失调诊所(New Zealand Eating Disorder Clinic)专门治疗暴食症的临床医生 Emma Thomas 表示,她的大多数年轻患者都提到在网上看到过“胖胖滤镜”。

“他们告诉我,过去一周情绪非常低落,甚至在康复过程中出现倒退,因为这个滤镜再次加深了他们对体重增加的恐惧。我特意去查了一下,发现这个滤镜真的很糟糕。”

“它的使用方式就是用来取笑和嘲讽肥胖,很多人将其当作‘激励工具’,用来吓唬自己少吃点。”

Thomas 认为,该滤镜强化了社会上对大码身材的不良观念。

“我们都知道,嘲笑受压迫群体是不对的,但肥胖似乎成了社会上最后一个可以被公开歧视的领域。”

“这种滤镜不仅对超重人士造成伤害,使他们再次成为笑柄,还影响整个社会。它让肥胖成为一种恐惧、一种耻辱,同时加深了人们对体重管理的执念,使得对身材的过度关注持续存在。它不断强化这样一种观念:胖是最糟糕的事情。”

身体自信的倒退

2025 年出现这样的“胖胖滤镜”,与十年前蓬勃发展的身体自信运动形成鲜明对比。

回顾 2015 年,那时的明星们纷纷展现自信,健康与苗条不再被简单挂钩,广告行业也开始呈现更加多元的体型美。

然而,近年来这种趋势似乎在倒退。如今,Ozempic 在好莱坞风靡,Kardashian 家族成员陆续取出植入物,低腰牛仔裤重回潮流,而网络上关于身材的恶意评论也变得愈发猖獗。

社交媒体推动“恐胖”文化

梅西大学(Massey University)媒体研究高级讲师 Pansy Duncan 观察到,社交媒体上,尤其是在右翼群体中,针对肥胖的评论正在增多。

“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积极接纳大码身材,并试图打破‘瘦即健康、胖即不健康’的固有观念……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自信地宣称‘胖就是不健康’。尤其是在 X(前 Twitter)上,我发现很多人都在刻意宣扬这种观点。”

Duncan 指出,尽管社会主流审美一直偏向瘦,但目前这种“对身体自信的明确反击”是一个新现象。

“他们试图抹去大码女性的存在,将其作为文化战争的一部分。过去,人们对这类议题的关注度似乎没有那么高,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Thomas 也有类似的观察。

“看看美国正在发生的事,现在针对受压迫群体的边缘化行为在法律和社会层面都变得越来越普遍……有些人变得更加大胆,他们公开贬低肥胖群体,因为像特朗普这样的公众人物让种族主义等歧视行为变得更加正常化。”

“人们觉得现在可以肆无忌惮地发表这些言论,而我的患者们也注意到了这些变化。”

名人效应与社会压力

曾经被视为多元身材代表的名人,如 Lizzo、Adele 和 Oprah,近年来身形明显瘦了不少,并因此受到外界赞誉。Thomas 认为,这种现象虽然令人遗憾,但也可以理解。

“这并不是他们的错,而是社会压力的体现。尤其是女性,社会对她们的‘瘦身’要求一直很高。当有了一种快速变瘦的手段(Ozempic),人们自然会争相尝试。”

“尽管身体自信运动曾风行一时,但现实是,胖依然很难被接受。社会让胖人生活得更艰难,导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减肥。”

“从这一趋势来看,Ozempic 的流行确实让身体自信运动遭遇了挫折。”

社交平台的责任

虽然该滤镜的初衷尚不明确,但 Duncan 认为 TikTok 本应预见到它可能被滥用。

“滤镜的‘前后对比’模式,很容易让人以更胖的形象来制造笑料,这对大码群体并不友好。”

“在社交平台上推出这种工具时,平台方必须考虑到最糟糕的使用方式,因为用户总会找到负面用法,并加以传播。”

对年轻群体的长期影响

尽管 TikTok 已经禁用了该滤镜,Thomas 仍然担忧它对年轻人的影响。

“青少年正处于自我认同尚未成熟的阶段,这种滤镜会让他们对自己的身体产生更多焦虑。”

“对于体型较大的年轻女性而言,这种环境变得更加恶劣。它不仅加深了社会对肥胖的污名化,也让公开嘲笑肥胖变得更加正常化。”

“胖人不是 TikTok 滤镜的笑话,不是人们在减肥前后的对比照,更不是一个‘搞笑’的形象。虽然滤镜已经被下架,但其带来的伤害恐怕难以弥补。”

新西兰饮食失调协会(Eating Disorder Association of New Zealand)主席 Megan Tombs 也表示,这款滤镜可能会加重身体形象问题,但不能直接归咎为导致饮食失调的原因。

“它可能会营造一个有利于饮食失调发生的环境……但我不认为社交媒体能直接引发饮食失调,因为其成因远比这复杂。”

“饮食失调不会区分性别、种族、民族或社会经济背景,任何人都有可能受到影响。但值得庆幸的是,康复是完全可能的,不论处于何种年龄、阶段或状况,都可以战胜它。”

 
(0)
(0)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点击二维码复制内容链接

敬请注意: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果有内容违规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