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定期更换时间已有 40 多年的历史,在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时间从冬令时变为夏令时;在每年十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时间从夏令时变为冬令时。
在3月30日星期日凌晨2:00,时间将再次从中欧冬令时变为中欧夏令时。也就是晚上将少睡一个小时,夜间时间将在02:00时候拨到3:00。
自1980年起,德国沿用至今的夏令时制度即将迎来第45次钟表同步。2025年夏令时将于3月30日凌晨2时启动,届时时钟将拨快至3时,民众将"损失"一小时睡眠时间。冬季作息将于同年10月26日恢复,形成全年8个月的夏令时段与4个月冬令时段的周期性切换。
这项源于石油危机时期(1980年)的节能政策,旨在通过时间位移提升日光利用率——早间推迟日出对应晚间延后日落,理论上可减少照明能耗。然而近年多项研究显示,现代社会的空调使用及作息规律已大幅削弱其节能效益,德国联邦环境署数据显示实际节能量不足0.2%。
时间调整带来的昼夜节律变化持续引发健康争议。睡眠医学专家指出,春令时调整后的首周,心脏病发及交通事故率通常上升8-15%。尽管欧盟委员会2018年调查显示84%民众支持废除时制切换,但因成员国无法就永久时制达成共识,改革进程仍处停滞状态。
目前德国仍遵循欧盟统一规定,维持三月末与十月末的双时制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