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欠债男子申请百张电话卡,帮15名大耳窿发送300万条短信,赚取5万元至8万元左右的酬劳;他也帮不法之徒假冒银行发出3万多条钓鱼短信,12人受骗,损失逾1万元。
被告陈志成(35岁)共面对18项包括抵触滥用电脑法令、放贷人法令和妨碍司法公正的控状。他星期一(3月24日)承认其中六项,法官将余项纳入考量后,判他入狱一年三个月,以及罚款9万元。
因欠债4万元遭大耳窿威胁骚扰 家人受牵连
根据案情,被告在2019年左右经营手机推车摊,冠病疫情暴发后他的生意受影响,无力支付月租。为偿还租金,他在2020年开始向大耳窿借钱。2022年,他欠九个大耳窿的债务累积至4万元。由于他无法还债,大耳窿开始骚扰他在马来西亚的家人,并威胁骚扰他在新加坡的妻儿。
名为“比尔”的大耳窿让被告想办法,绕过短信发送者身份登记系统,发送含有联系方式链接的借贷广告。被告提议使用短信发送器(SMS blaster),比尔采纳他的建议,并贷款给他买发送器。比尔告诉他,只要帮忙发送短信,就会支付他报酬,并以此抵消债务。
短信发送器是一种可批量发送短信给大量收件人的设备。被告上网自学如何使用发送器,并购买两台分别有16个和32个电话卡卡槽的发送器和相关软件,以及本地电话号码名单。由于需要大量电话卡,被告也通过通讯应用,向一人以每张5泰达币(USDT)的费用,注册至少100张电话卡。
每发1万条短信获300至350泰达币酬劳
2023年1月至4月19日期间,被告共替15名大耳窿发送约300万条短信,赚取5万元至8万元左右的酬劳。
调查揭露,大耳窿会先提供短信内容给被告,包括贷款优惠和联系方式的链接。之后,被告把这些内容输入到软件中,把电话卡插入发送器,并使用软件发送短信。被告会把整个过程录制成视频发给大耳窿,证明已完成群发短信的工作。
被告每发1万条短信,可得约300至350泰达币的酬劳;若是他还欠着大耳窿债务,这些酬劳便用于抵债。他起初在住家发送短信,后来向朋友租借工作空间。
2023年4月1日,名为“戴伟”的人通过社媒找上被告,询问后者是否愿意群发钓鱼短信。为了还清债务,被告答应。这些短信的钓鱼链接被点击后,会跳转到虚假的星展银行网站,不法之徒就从中获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
4月2日至19日期间,被告根据“客户”提供的内容,发送3万零168条含有钓鱼链接的短信,赚取9825泰达币。这当中有12人受骗,损失共约1万5982元。
格式化犯罪电脑 妨碍司法公正
4月20日,被告通过朋友得知警方到租用处调查后,回家格式化含有犯罪信息的手提电脑,因此犯下妨碍司法公正罪行。被告在当天傍晚被捕,警方起获两台短信发送器、270张电话卡和两台手提电脑等电子设备。
控方指出,被告为利益犯案且扮演关键角色,是实际操作短信发送器的人,犯案过程复杂并经过策划,因此建议法官判他坐牢16个月至21个月,以及罚款9万元。(人名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