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的全球升温幅度首破1.5摄氏度,但随着升温的厄尔尼诺现象退散,过渡到拉尼娜现象,全球气温预计能降下,使得2025年不太可能跟去年一样热。
新加坡气象署星期天(3月23日)发布2024年度气候报告指出,我国过去10年的平均气温达28.11摄氏度,比上一个10年,写历史新高。
去年是我国最热的一年,也是连续第四年录得10年最高平均气温,其中有11个月的平均气温比长期平均高。
去年炎热的天气主要因前年出现厄尔尼诺现象,而这个自然现象出现后的隔年气温通常会进一步升高。然而,拉尼娜现象于去年12月出现,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大范围异常变冷,引发全球气候异常的自然现象,相信能带来降温效果。
拉尼娜消退速度决定今年多热
虽然这次的拉尼娜现象比较弱,并看似正过渡到中性状态,但新加坡国立大学地理系助理教授罗翔中预测,2025年固然炎热,但应该没有2023年和2024年那么热,主要得观察拉尼娜现象消退、过渡到中性状态的速度。
他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预测的可信度不是很高,还得观察。“科学家还在评估2024年的气候,研究气候系统是否出现变化。”
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地球观测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严鸿霖副教授说,若拉尼娜现象持续到年底,带来的降温效果料使今年不太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年。
但他指出,拉尼娜看似很快要过渡到中性状态,今年较迟甚至可能出现较强的厄尔尼诺现象。
“如果今年迟些时候出现厄尔尼诺,太平洋海面温度将高于平均水平,导致全球气温攀升,2025年成为最热年份的可能性就高了 。”
一般上,拉尼娜现象也会带来更高的降雨量。南大亚洲环境学院副教授王先锋说,近来出现的季候风潮并不寻常,但现阶段难以预测今年的降雨量,得观察拉尼娜和其他气候现象的发展。
罗翔中说,东北季风吹起时,我国通常会经历两至四次的季候风潮,今年开年以来已发生三次季候风潮,这个频率在预期之内。
“不寻常的是,季候风潮一般发生在12月至1月之间,而刚过的季候风潮却在3月,这可能跟拉尼娜现象有关。”
他说,进入季风交替期,加上拉尼娜现象过渡到中性状态,今年应该不会有其他季候风潮。
全球升温对粮食韧性构威胁
世界气象组织日前发布2024年全球气候情况报告指出,去年的全球全年平均近地表温度相信首次比工业化前的水平升高超过1.5摄氏度。
王先锋说,从新加坡乃至亚洲的角度来看,未来预计会有更多酷热难耐的白天和夜晚,淹水和干旱也可能更频繁发生。
“新加坡免受热带风暴的侵袭,但粮食韧性仍可能受亚洲更严重的热带旋涡和台风等影响。海平面上升也构成严重威胁,虽然可能要几十年后才会感受到它的直接影响。”
王先锋认为,国际地缘政治不稳定,要顺利把全球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的可能性很小,但各国仍须赶紧采取集体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