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那美拉渡轮码头翻新后,除了更广泛地采用自助设施,也全面落实免护照通关。如今,从抵达码头到完成通关,全程约五分钟,比过去的二三十分钟快了至少75%。码头每年可接待的乘客量也增加了25%,可达300万人次。
律政部兼交通部政务部长穆仁理星期六(3月22日)为翻新后的丹那美拉渡轮码头主持开幕。他说,翻新这个码头是加强新加坡与柔佛和廖内群岛连接的重要里程碑。这些改善工程将提升码头的使用体验,未来还可支持更多的区域经济协作。
增设自助服务亭 引进行李托运自动系统
这个翻新工程斥资2000万元,耗时一年,主要项目包括增设15个自助服务亭,以及引进行李托运自动系统。
旅客今后不用前往柜台就可直接通过自助服务亭打印船票;约两三个月后,自助系统也将增设打印行李标签的功能。渡轮公司Majestic Fast Ferry的乘客目前率先使用自助服务亭,其他三个业者Sindo Ferry、Batam Fast Ferry和民丹度假村渡轮(Bintan Resort Ferries)会在未来两三个月加入使用行列。
运营丹那美拉码头的新加坡邮轮中心预计,到今年底,多达70%的旅客可通过自助服务亭完成登船手续。
现在,码头的行李托运柜台从四个增至六个。以往,旅客将行李托运后,工作人员需把行李逐个推到安检处,再集中送上渡轮。如今,从柜台到安检处的运送过程由输送带代劳,大大改善了效率。
移民厅的入境通道从原来的12个增至26个,出境通道从12个增至20个,整体可处理的访客量增加约五成。
实行免护照 通关过程可在10秒内完成
丹那美拉渡轮码头也是继滨海湾游轮中心,第二个实行免护照通关的海关。旅客出境时,只要扫描脸部和虹膜即可,不用出示护照,通关过程可在10秒钟内完成,比以往快上六成。至于入境方面,免护照通关只限于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和长期准证持有者。
翻新后的码头增添了不少亮点,包括引进更多餐饮业者、在一片闲置草坪上打造户外儿童游乐场、推出多用途房间供商业旅客开会,以及增设一个贵宾室。
新加坡邮轮中心总裁陈仪彬受访时说,丹那美拉渡轮码头翻新前,无论是领票或是买票,都要在渡轮公司柜台办理,导致旅客排队时间较长,通关口的排队情况也较严重。“随着一系列提升,旅客从抵达码头到完成通关,预计可从过去的二三十分钟缩短到约五分钟,看出行时日而定。”
她透露,丹那美拉渡轮码头去年接待了约100万人次,与2018年240万人次的高峰仍有距离。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市场还未全面复苏。不过,新加坡邮轮中心对区域的发展潜力仍有信心,预计码头每年的乘客量可取得5%的增长。
陈仪彬说,民丹岛好些新酒店陆续投入运作,不少企业在峇淡岛投资兴建数据中心,这些都会带动休闲和商业旅游的需求。前往民丹岛打高尔夫球的本地居民也越来越多。
丹那美拉渡轮码头目前衔接印度尼西亚的民丹岛、峇淡岛和卡里汶岛,以及马来西亚的迪沙鲁海岸和丹绒本哥利码头。至于会否引进新的渡轮业者或目的地,陈仪彬说,这取决于市场需求以及渡轮业者的商业考量。
公众吴莉(40岁,会计师)趁着学校假期带女儿乘渡轮到民丹岛游玩,星期六回到新加坡。她说:“我上一次在丹那美拉渡轮码头搭船是10多年前的事,当时从抵达码头到登船,前后要排两个小时左右。现在很快,很顺畅,几分钟内就搞定。以后周末有时间,我会更常和家人搭渡轮出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