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生部拟在未来两三年内,对私人中医诊所和药材店提供的中医服务实行认证。专家认为,此举有望提升中医师的整体专业水平,甚至可担负起类似西医家庭医生的职责。
卫生部传统与辅助医药部主任林诗晖教授星期六(3月22日)在“中医药维护人类健康论坛”上说,卫生部对中医执业者的注册与监管,以及中药材都有规管政策,但对于私人中医诊所提供的中医服务尚未实行规管。
“如果要规管的话,药材店也要包括在内,这个麻烦比较大。一些中医师也在家中提供中医服务,或者到他人家里……(这些)现在暂时还没有规管。”
他解释说,本地不少药材店出租房间给中医师看诊,这对于药材店来说有双重好处,既可以收租金,又可以售卖药材。
新加坡中医研究院院长吴佳盛博士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本地有3000多名注册中医师,尽管他们都通过了注册考试,但并不是每一位都具有较全面的专业临床经验。当局如果对中医服务实行认证计划,可将中医师的临床经验、相关社会工作、科研贡献都纳入认证考量,也可以进一步提高中医师的专业水平。
“今后,通过认证可能对中医师有更多好处,譬如可以担负起有如西医家庭医生的职责。”
去年10月,卫生部长王乙康在大众医院50周年晚宴上透露,政府计划在2026年推行中医师认证框架,协助识别具有较高专业能力的中医师,也以此框架作为扩大健康SG计划的基础,让中医师也参与其中,为全民保健尽力。
中西医论坛将探讨如何整合两个医学体系
王乙康最近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卫生部开支预算时也透露,新加坡保健集团与中医研究院将在今年举行中西医论坛,届时众多中西医专家将探讨如何整合两个医学体系。
对此,吴佳盛向记者确认,中西医论坛将于7月6日举行。
对于当局准备推出中医诊所认证措施,退休教师林玉华(76岁)表示欢迎。过去20多年,她常去菜市向一位女中医看诊。2016年,林玉华确诊患直肠癌,这位中医师建议她尽快接受手术和化疗,术后用中医方法为她缓解反胃、呕吐等化疗副作用,给了她很大的帮助。
民众:望通过认证 中医服务更规范可靠
她说:“目前中医诊所让人有良莠不齐的感觉,也有过一些中医诊所病假单不被雇主接受的情况。我希望通过认证,中医服务会更规范可靠。”
中医诊所集团源自梁药的高级中医师刘勉孜支持当局对中医诊所服务进行认证,认为这有利于提升行业的整体服务和专业水平。
他受访时说:“不少病人在求诊时会询问我们中医师的资质,如果政府对中医诊所做进一步认证,就可以让病患对我们更了解和更信任,这有利于这个行业的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