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局正在调查本地三家公司拖欠薪资的情况,共38名员工受影响。
这三家公司是:医疗科技公司Napier Healthcare Solutions、销售免税品的ODF私人有限公司,以及经营私人会所的35A私人有限公司。
知情员工透露,ODF和35A由同一名新加坡女商人创办。这两家公司分别有20人和三人申诉遭拖欠工资。多名ODF前员工表示,他们已被拖欠五到八个月工资,连公积金缴交和孩子学费支出也受影响。
据悉,这名女商人成立的另一家公司——FY工程私人有限公司也出现欠薪问题,一名员工受影响。
一家公司员工与雇主达成和解
人力部和劳资政纠纷调解联盟(Tripartite Alliance for Dispute Management,简称TADM)发言人回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正协助ODF和35A共23名员工处理相关申诉;FY工程的员工则已与雇主达成和解,未进一步追究。
记者尝试联络ODF和35A的负责人,但ODF的电话在办公时间多次无人接听;35A的电话则由一名自称也被拖欠工资的员工接听,但他说公司最近换了老板。
另一方面,截至今年2月,人力部和劳资政纠纷调解联盟已协助Napier Healthcare Solutions的14名员工追讨工资。人力部也在调查这家公司是否违反《雇佣法令》,并将继续为受影响员工提供援助。
总部设于新加坡的Napier Healthcare Solutions官网显示,公司主要开发医院信息系统和远程病患管理软件,并在印度、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等地设有业务。
记者曾多次拨打公司总部电话,但都无人接听;走访公司位于巴西班让路100号的办公室时,现场仅见一名中年男子,对询问表示“无可奉告”。
《联合早报》也联系上一名40多岁的前员工。他透露,自己于2023年10月加入公司,担任操作部门主管,但去年7月被迫离职,目前在一家美国科技公司任职。
他说,Napier Healthcare Solutions在新加坡的员工人数约为15人。工资遭拖欠后,他曾寻求法律援助,但因无力负担律师费而作罢。
他说,被拖欠的总工资达9万元,公司曾分六次发放所谓“补偿款”,但金额远低于应得工资。“每次我去公司人事部门追讨薪金,他们总是搪塞说‘再等一等’,但从未兑现。”
根据《雇佣法令》第34条,若雇主拖欠工资,可被罚款3000元至1万5000元,或监禁最长六个月,或两者兼施;若属累犯,刑罚将加重。
人力部长兼贸工部第二部长陈诗龙医生,今年3月曾在国会书面答复中透露,2020年至2024年,工作准证持有者向雇佣纠纷索偿庭提出的薪金申诉,每年大约有120起。另外,人力部每年平均调查约40家涉及拖欠工作准证持有者工资的雇主,并对违规雇主采取执法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