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科研团队利用大豆豆渣作为植物生长促进剂,在相同生长条件下,使花树比普通花树提前一周绽放开花,为美化与绿化城市景观提供可持续解决方案,让都市环境更宜居,生态更具韧性。
这项研究成果日前在菲律宾的亚洲大豆卓越与食品峰会上发表。峰会星期三(3月19日)起举办三天,重点讨论大豆的营养和环境效益,以及大豆在可持续食品体系的作用,如何帮助提升粮食安全,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
共和理工学院应用科学系讲师王强顺博士到菲律宾,在亚洲大豆卓越与食品峰会上发表研究成果。(美国大豆出口协会提供)
这项研究由共和理工学院应用科学系讲师王强顺博士与吴惠雯博士共同领导,团队共有四名成员。
豆渣生长促进剂 低碳环保绿化新路径
到菲律宾出席峰会的王强顺博士告诉《联合早报》,团队2023年成功利用食品加工丢弃的豆渣,萃取出一种植物生长促进剂,旨在减少食物浪费。如今进一步研究发现,豆渣生长促进剂也是一个低碳环保的绿化新路径,为城市景观带来积极影响。
他说,这项研究最初展开,是由于共和理工学院校园的景观植物面临炎热和多雨天气,环境压力导致植物开花减少或延迟,因此决定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
新研究在共和理工学院的校园内展开,因为学校的景观植物在变化多端的天气下,延迟或减少开花。(共和理工学院提供)
团队早前在实验室的研究发现,经过喷洒稀释的豆渣生长促进剂的草莓植株,提早了一周开花和结果,花朵与果实数量明显增加,而且草莓调控开花的基因表达量高出了三倍以上。
具体做法是在750毫升水中,加入250毫升豆渣生长促进剂,也就是每1公升水含有25%浓度的豆渣生长促进剂。
喷洒豆渣生长促进剂的草莓花树在第20天便绽放出健康的淡粉色花朵,普通草莓花树则需等到第28天才开花,花朵相对较小。(共和理工学院提供)
从实验室到户外,去年11月进行至今年2月,团队发现在米仔花树的叶片喷洒10%与在根茎施放1%的豆渣生长促进剂,花树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米仔兰提早约一周开花,结出更多芳香的小黄花,树叶也更茂盛。
本地许多花树的树叶上会出现黑色斑点,王强顺初步推断是空气中污染物质随着雨水降落到叶面所致。喷洒了豆渣生长促进剂的植物,能避免斑点形成,免受污染雨水的影响。
喷洒了豆渣生长促进剂的植物叶片,不会有黑斑和断裂,生长得更茂盛。(共和理工学院提供)团队盼把这项科研技术 应用于其他观赏花卉
接下来,团队希望把这项科研技术应用于其他观赏花卉,包括各种稀有品种的胡姬花、天堂鸟等,期望进一步拓宽应用范围,取得更广泛的效果。
王强顺也希望未来能将这项技术推广到公园、高尔夫球场和草坪,特别是对于土壤条件不适合绿草生长的地方,豆渣生长促进剂可作为草坪及地面绿化的新方案,提升植物存活率和景观美化效果,让街道和公共空间焕发更多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