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模拟本地城市环境 军训城培养军人战场本能

新闻来源: 联合早报 于 2025-03-21 20:41:22

斥资4亿元建造的军训城是我国首个装备完善的城市训练设施。第一阶段军训区内有71座建筑,其中43座为中高楼建筑,有三座达到12层楼高。 (邝启聪摄)

莱佛士坊地铁站入口、中央商业区的办公楼、结合地铁站和巴士转换站的综合交通枢纽、大巴窑建屋局中心、安详山的两层店屋……这些逼真如实际环境的模拟场景,都集中在西部的新加坡武装部队军训城。

国防部日前邀请媒体走访新加坡武装部队军训城(SAFTI City)第一阶段军训区。军训城去年竣工后,已于去年10月投入使用。

斥资4亿元建造的军训城是我国首个装备完善的城市训练设施。第一阶段军训区内有71座建筑,其中43座为中高楼建筑,有三座达到12层楼高。

位于林厝港的慕莱城市战训练中心(Murai Urban Training Facility)占地面积27公顷、总楼面面积仅3万5000平方米。相比之下,军训城第一阶段军训区占地17公顷,总楼面面积达10万5000平方米,多座中高层建筑的密集布局大幅提高训练空间,可支持最多600人(即六个连)的单项战术训练,或进行最多1200人(即两个营)的战术演习。军训城也运用更先进的分析系统评估士兵的训练表现,从而提高和培养军人的作战能力。

军训城内设置了约1万1000个传感器,用于追踪士兵行动,并让装备激光战术交战系统(Tactical Engagement System)的士兵能够模拟建筑攻防战。

军训城里也有两个模拟地铁站,包括各一个地底和地面层地铁站,“月台”上还停着2023年才退役、能够正常通电、开关门的SMRT地铁列车。站内的标示牌,完全按照陆路交通管理局的标准制作。军训城也采用金属丝网窗以降低维护成本;需要时可更换为玻璃窗,进行破窗训练。

军训城里也有两个模拟地铁站,“月台”上还停着2023年才退役、能够正常通电、开关门的SMRT地铁列车。(邝启聪摄)

陆军培训与条令指挥部培训能力发展处处长柯德烈中校负责军训城项目运行。他受访时说,军训城是一个高度先进的训练设施,通过模拟真实环境、智能系统和数据驱动的反馈,提升士兵的作战能力。与此同时,传感器和摄像头的使用不仅让训练变得更高效,也能为士兵提供更即时的反馈。“多样化的建筑和地形,让我们能够进行全方位的行动训练,包括城市作战和救灾行动。”

建筑物布局能重置 士兵可在不同场景训练

为了让士兵在不同场景中训练,建筑物的布局也能重置,让每次训练环境有所不同。机动化步兵营级训练中心(Motorised Infantry Battalion Training Centre)指挥官费尔道斯(Mohamed Firdaus Bin Mohd Ghazali)中校举例说:“随时能改变的场景,可以让无人机操作员就须重新调整飞行路径,提高精确度,在确定进攻前锁定目标。这种训练方式,考验无人机操作员的适应能力,也加强他们的战术飞行技能,确保他们能更好地备战。”

机动化步兵培训学院(Motorised Infantry Training Institute)训练员朱芮函上尉则指出,通过应用实战对抗训练技术和智能反击标靶系统,士兵必须提升战术意识和战场感知能力。“智能反击标靶系统向士兵证明,掌握精准射击等基本功,是战场存活的关键要素。”

军训城第二阶段将模拟工业设施和海岸防御作业。

 
(0)
(0)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点击二维码复制内容链接

敬请注意: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果有内容违规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