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与印度打交道要吸取以往的教训

新闻来源: 新西兰早安 于 2025-03-20 0:43:05

克里斯托弗•卢克森(Christopher Luxon)正在学习,在处理与印度的关系时,平衡经济优先事项与民主原则并非易事。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在他访问的第一天就出了一道难题。

印度问题观察人士表示,新西兰政府需要清醒地进入与这一新兴大国的关系新时代,否则可能会重蹈过去的覆辙。

但在日益复杂的地缘战略环境中,各国需要与不同类型的伙伴建立更紧密的关系,而不仅仅是与那些相似的国家。即便话题敏感,也仍然可以进行成熟且尊重彼此的对话。

卢克森此次是首次对印度进行国事访问,旨在深化和拓展与这一崛起大国的关系。他此次出访为期五天,随行的商业及社区代表团超过70人。

周日,卢克森刚抵达新德里两小时,新西兰与印度政府便宣布启动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谈判——这对卢克森来说是一次重大胜利,他曾承诺在下届大选前达成协议。

周一,卢克森与莫迪举行了一小时会谈,随后莫迪在“恐怖主义”议题下的一番言论引起了当地媒体以及新西兰印度裔群体的关注。

“我们将继续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激进势力。”莫迪表示,“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就一些非法分子在新西兰从事反印活动表达了关切。我们相信,新西兰政府将继续支持我们打击这些非法分子的行动。”

在随后的采访中,当被问及新西兰的“独立卡利斯坦运动”(Independent Khalistan Movement)时,卢克森表示,只要人们在法律范围内行使言论自由,警方将负责维护这一权利。

有关锡克教分裂主义的争议不会轻易平息,其他涉及言论自由、宗教自由以及外国干涉等问题同样可能成为双方关系中的关键议题。

如何在不损害双边关系的情况下讨论敏感问题?

在出访前记者曾询问卢克森,他计划如何在不影响深化双边关系的前提下,与印度就人权等议题展开对话。

“我认为,重要的是要进行这些讨论。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所有问题上都达成一致。”卢克森表示,“我们应该能够找到合作的领域,同时也可以谈论我们的分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彼此。”

卢克森承认,两国在某些问题上的立场并不完全一致。但他和莫迪在去年东亚峰会期间达成共识,认为双方应构建更加深入、广泛的关系。

“我对这样的对话感到很自在。”卢克森说,“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立场,比如我们支持基于规则的国际体系,这是我们的思考方式。我们应该能够建立成熟的关系,就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一样,就像我们与澳大利亚的关系那样。

“当我们存在分歧时,可以公开讨论。这并不意味着最终会达成一致,但至少可以坦率交流。”

如何避免西方“说教”式外交?

亚洲新西兰基金会(Asia NZ Foundation)首席执行官苏珊娜•杰瑟普(Suzannah Jessep)表示,大多数大国对外界的公开批评都极为敏感。

“印度对西方的‘说教’尤为反感。”她说。

在印度看来,西方在道德问题上的指责往往带有虚伪成分。

新西兰如果要真正理解印度的外交敏感性,就需要了解其历史。例如,1943年孟加拉大饥荒导致300万人死亡,而当时印度仍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英方决定不提供粮食援助,被认为是导致饥荒恶化的重要原因。这一事件至今仍深刻影响着印度人的历史记忆。

“印度不愿被西方国家‘说教’。”杰瑟普表示,她曾担任新西兰驻印度副馆长。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新西兰无法与印度就人权等问题展开对话,但需要以建设性的方式进行。

例如,与其直接批评印度的农村贫困问题,不如讨论如何通过农业科技合作提高生产力,或探讨如何拓展电子医疗服务和教育机会。

杰瑟普表示,如果能够把话题从“印度做得不对”转换为“新西兰如何提供帮助”,印度会更愿意接受。

公开批评 VS. 私下沟通

针对外交策略,不同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例如,加拿大去年公开指责印度政府涉嫌谋杀一名居住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锡克教分裂主义领袖,这一事件导致双边关系急剧恶化。

相比之下,日本则采取更温和的“人权外交”策略,在闭门会谈中谨慎地提出敏感问题。

梅西大学文化中心(Massey University’s Centre for Culture-Centered Approach to Research and Evaluation)主任莫汉•杜塔(Mohan Dutta)教授认为,何时公开表态、何时私下沟通,是外交中需要权衡的关键。

“外交应该建立在对彼此文化的尊重之上,秉持对话精神,同时坚守各自的价值观。”杜塔表示。

此次访问不仅是卢克森加强与印度关系的机会,也是建立双向对话的契机。

“新西兰希望向印度提出人权问题,印度同样可以审视新西兰在人权、尤其是毛利人权利方面的表现。”杜塔说。

他认为,以这种更具互动性的方式进行对话,有助于双方就宗教自由、民主干涉等议题展开实质性讨论。

“外交不能采取自上而下的‘民主教学’模式。”

杜塔指出,印度拥有悠久的民主传统,印度人对此深感自豪。“一旦承认这一点,并尊重印度的民主历史,就可以创造更真诚的对话空间。”

经济利益与价值观之间的平衡

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战略研究中心(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s Centre for Strategic Studies)主任大卫•卡皮(David Capie)认为,新西兰不应再犯过去的错误,即过度关注经济利益,而忽视更广泛的双边关系。

“我们过去在一些重要关系上,可能过于注重贸易,而忽略了其他层面。”卡皮说。

过去,新西兰在对华关系上也曾面临类似批评,经济依赖使得新西兰在涉及敏感问题时面临更大风险。

“我们不应该只是把印度看作一个市场,而应该发展更广泛的关系,包括民间交流、科技合作、国防与安全合作等。”

然而,大国的崛起往往伴随着利益冲突,有时也会挑战新西兰的价值观。

“我们从过去的经验中学到了,单纯将经济作为核心目标过于简单化。面对未来的潜在摩擦,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

 
(0)
(0)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点击二维码复制内容链接

敬请注意: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果有内容违规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