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四家超市业者将在今年内展开试点计划,在指定门店为米油肉蛋菜等日用品实施单位定价。受访公众欢迎这项新举措,参与的超市将与政府及消费者协会紧密配合,商讨如何用统一和标准化方式展示单位定价,帮助消费者理解和熟悉这一新措施。
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日前宣布,将与消费者协会联合四家超市在今年内展开上述试点计划。当局希望透过单位定价(Unit Pricing)提高价格透明度,协助消费者做选择时更能精打细算,并阻止商家搞噱头促销,尤其是缩水式通货膨胀,即商品不起价但分量缩减。
除商品售价 货架也将显示商品每单位价格
四家超市是平价超市、同属一家公司的冷藏公司和巨人超市、昇菘超市,以及百美(Prime)超市。到时候,除了商品的售价,货架上也将显示商品每单位价格,例如每公升或每公斤的定价。超市也可尝试以其他方式展示单位定价,确保消费者能清楚了解。
平价集团发言人说,“我们有信心试点计划能帮助消费者精打细算,帮助他们在购买日用品时做出明智决定。”
平价超市目前已在门市为部分畅销物品如一些生鲜产品显示单位定价,也通过网站和应用为一些家用品如洗衣凝珠等提供单位价。
全岛拥有26个门市的百美超市受询时说,将扩大现有规模,为更多商品展示单位定价。
百美发言人说,目前正与消协、政府及其他超市合作,研究如何具体实施这一计划,包括如何呈现单位价格、统一标签上的价格格式,好让消费者更容易理解定价。
平价和百美也透露,打算利用现有电子价格标签,额外显示单位价格。
昇菘发言人相信加大价格透明度,能助顾客更容易比较产品价格,从而获得超市最佳优惠。
DFI 零售集团发言人说,旗下的冷藏公司和巨人超市之前已在不同门市,为各种生鲜食品如蔬果、鱼类、海鲜和肉类展示单位定价。
发言人也指出,经过与消协、政府和其他业者讨论,将通过新试点制定并推出一套标准化的计量单位,协助顾客获取更多信息比较价格。
对于本地超市即将推出单位定价试点计划,不少受访公众表示欢迎。
彭奕龙(35岁,飞机师)开心地说:“我一直希望一些商品如燕麦能显示单位价,方便我们比较价格,但是本地很少见到。所以,平常购买大部分日用品时,我都会自己计算,才能省钱。”他指出好些欧洲国家都已实施单位定价,提供基本讯息,助客户比较价格,“我不觉得显示单位价有什么弊端,希望新加坡也能尽快实施”。
育有三名女儿的唐依莎(40岁,家庭主妇)购物时,都会注意商品的单位价并进行比较,“以前常买某个牌子的鱼丸,有一次乍看以为价格便宜了,但计算单位价后发现它包装容量减少反而变得更贵。之后就不买这个牌子了。”
之前不会特意计算商品单位价的卓素霞(58岁,自由业者)认为,如果超市业者展示单位定价,她会多加注意并参考比较,“我想这有可能改变我的购物习惯和选择”。她也期待随着单位价推出,超市能考虑将更多商品如洋葱、生姜等依单位价散卖,以方便小家庭或顾客按需要购买更新鲜的食材。
刘守良(79岁,退休人士)受访时说,他通常购买白米时,会计算单位价,然后做出比较和选择。
“一些商品像鸡蛋和鱼有大有小,希望业者推出单位价时,除了液体之外的商品,尽量以重量为单位提供价格,才比较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