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届大选,人民行动党预计会像过去几届那样,引进20多名新人参选。然而,一般视为相对可能让贤、任满至少三届的后座议员仅有12位。即使加上目前四个悬空的议席,也仍然不足以腾出足够席位给新人。此外,并非所有这12位资深议员都会引退,因此一些政务官和资历较浅的后座议员也可能让位。
《联合早报》整理了过去三届大选的资料,行动党派出的候选人中,每届平均27%是新面孔。选区日前重新划分后,下一届国会议席总数从93个增至97个,这意味着,行动党今年可能派出约26名新人。
据已知的人员部署,行动党计划在工人党拿下的阿裕尼集选区、盛港集选区,以及后港区派出八个新人。换言之,若有26名新人上阵,那其余18个议席,须来自行动党管理的选区。
虽然有部分任满至少三届的后座议员可能引退,及四个悬空议席可供调度,还需要一些政务官和较资浅后座议员空出议席,才可引进20多名新人。
曾是七届行动党议员的张有福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后座议员一般服务三届,一些可能更少,这主要是为了促进党内更新,也有些是因为议员要求提早离开。
“早些让没有担任政治职务的议员离开,对他们较公平。议员须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在基层工作上,难免会影响事业,如无法派驻海外或负责一些长期项目。早点引退的话还能冲刺事业。”
萨稀贾古玛(Shashi Jayakumar)博士在《人民行动党历史——1985年至2021年》一书中也写道,自1980年代以来,没当上政务官的后座议员,一般服务不超过三个任期,以便为党注入新血。然而,三届引退并非定律。本届行动党后座议员中,有五人已当选四次;过去也有仅任一两届便引退的例子,如上一届大选前退下的余家兴和洪鼎基,分别服务了一届和两届。
张有福说,行动党可能出于战略考量,要求一些负责热区的议员留守,以免换将不利于选战。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系助理教授翁加运则说:“不满三届的议员,一些或许是要求提早卸任,但当然行动党也有一套衡量议员表现的评估标准,若他们表现未达预期,或被要求让贤。个别议员提前引退的确切原因,外界难以揣测。”
荷兰—武吉知马集选区议员迪舒沙(49岁)、麦波申区议员陈佩玲(42岁),以及三巴旺集选区议员维凯(47岁),虽然都是在2006年或2011年步入政坛的,但由于他们相对年轻,继续参选不会让人感到意外。
至于武吉班让区的连荣华和先驱区的郑德源,他们负责的单选区至今未见新脸孔出现,所以也不排除继续参选的可能性。
多位第三代重量级部长 或留任至中期内阁重组
担任政治职务的政务官通常比议员服务更多届,以1992年进入政坛的国务资政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为例,他已参加了七届大选。
我国去年完成了第三代至第四代总理交接,目前内阁中还有多位第三代重量级部长。新加坡管理大学杨邦孝法学院副教授陈庆文认为,第三代部长如张志贤、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国防部长黄永宏医生,以及内政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都很可能留任。
他说:“既然黄循财总理不排除行动党可能失去更多集选区,他的选择或许有限,因此不会让这些部长退休。考虑到当前地缘政治动荡,在安全和防务领域经验丰富的部长或多留一届。”
他认为,其中一个可行的做法是,待中期内阁重组时才让他们卸下政治职务。
外界普遍预测 许连碹或不会参选
张有福同意这个说法,认为动荡的地缘政治确实是一个重要考量。再说,第四代领导班子也非常重视延续性。尽管如此,按照过往经验,肯定还是会有一些政务官引退让贤。
外界普遍预测,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兼交通部高级政务部长许连碹博士或不会参选,因为选区重新划分后,她负责的丰加北区一部分并入了蔡厝港集选区,另一部分则纳入新的裕廊东—武吉巴督集选区,而且许连碹今年67岁,已是行动党的五届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