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镇“好友聚乐部”试点计划 促进老少居民身心健康

新闻来源: 联合早报 于 2025-03-16 21:30:53

在女皇镇住了40多年的贾拉鲁丁(右)和好友萧锦泉(左)积极参与“美玲好友聚乐部”步行小组活动,还一同为中心完成壁画。 (唐家鸿摄)

新加坡国立大学针对女皇镇5000个居民的研究发现,社交联系与社区互动有利于身心健康。女皇镇区因此推出“美玲好友聚乐部”的试点计划,要让老少居民都获得全方位的保健方案。

女皇镇区在国大的研究基础上,组成社区联合支援团队(Blended Care Team),通过整合多方资源的创新模式,安排三名专业护士进驻“好友聚乐部”;另有三名协调员与各政府机构和民间社区组织密切合作,为居民安排各种保健与社交活动。

“美玲好友聚乐部”(Happy Village @ Mei Ling)设在美玲街第160座组屋底层,星期六(3月15日)正式启用。数码发展及新闻部兼国家发展部高级政务部长陈杰豪在致开幕辞时,介绍有关新研究和新试点计划。

陈杰豪说,我国即将迈入两成人口超过65岁的超老龄社会,政府已在2021年启动“女皇镇保健区”,要通过跨机构合作,帮助年长者度过有意义和有尊严的晚年。

数码发展及新闻部兼国家发展部高级政务部长陈杰豪(前)与女皇镇区基层顾问、文化、社区及青年部兼社会及家庭发展部高级政务次长蔡瑞隆(左)星期六为“美玲好友聚乐部”开幕时,观看中心的活动照片和居民留言。 (唐家鸿摄)

他说,美玲好友聚乐部由居民参与构思和取名,旨在推动健康长寿、促进各年龄层之间的交流。政府也计划在西部各社区推广类似的好友聚乐部。

由国大文学暨社会科学院心理学系贾里乐副教授领导的团队,从2023年9月开始对5000多名21岁至102岁的女皇镇居民,展开为期两年的“女皇镇保健区基线研究”。截至去年5月的第一轮调查发现,大多数65岁以上的居民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三分之二受访者没有积极运动、参与志愿服务或学习活动。

研究也显示,21岁至34岁的较年轻群体有25%健康欠佳,并可能在50岁之前出现感官障碍和行动不便的问题。另外,36岁以上的受访者的全职就业率在50岁之后下降,未来财务保障面临风险。

好友聚乐部模式 鼓励跨世代交流

贾里乐受访时指出,好友聚乐部的模式鼓励跨世代交流,欢迎不同年龄层参与活动,有助于提升老少居民的身心健康。他透露,第二轮调查聚焦于追踪居民的身心健康变化,以及了解须照顾孩子和父母的居民的需要。

今年初进驻社区服务的护士黄琪雯(中)说,与在医院服务病人相比,在社区可以进行更多预防性治疗,还可观察居民的生活环境、社交、活动和饮食情况。她经常鼓励贾拉鲁丁(左)和萧锦泉(右)注意保健和做例行检查。(唐家鸿摄)

国大医学组织区域医疗系统临床护士黄琪雯(36岁)今年初进驻这个社区服务。她受访时说:“与在医院服务病人相比,在好友聚乐部服务,可以更好地融入社区,亲近居民,全面观察他们的生活环境、社交、活动和饮食情况。我们也跟社区团队密切协调,鼓励居民接受保健、预防和例行检查。”

美玲好友聚乐部的常客贾拉鲁丁(68岁)在女皇镇住了超过40年,也是步行小组的活跃领队,经常带着居民探索社区各角落,分享女皇镇的历史文化。

本受脚痛困扰的居民萧锦泉(78岁)去年底在社区联合支援团队鼓励下参加了步行小组,脚痛问题改善了。他也经常与贾拉鲁丁相约喝咖啡,并共同为美玲好友聚乐部完成壁画。 

 
(0)
(0)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点击二维码复制内容链接

敬请注意: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果有内容违规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