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候变化不仅是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和资本市场回报的重大结构性风险,需要长期投资者的高度重视。
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可持续发展办公室主管赵汝贤,星期四(3月13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可持续和绿色金融研究所年度峰会上指出,全球面临地缘政治冲突、通货膨胀等多重挑战,气候变化不仅加剧了这些问题,也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风险,对未来的资产回报具有深远影响。
本届峰会主题是向可持续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承诺、挑战和创新。
活动主宾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致辞时指出,资本、标准、政策与知识,是持续迈向更绿色经济转型的四大关键要素,包括为转型提供融资支持、建立可信任和统一的标准、政府政策提供明确且长期的指引,以及推动创新与扩大解决方案。
分析:气候变化将对资产价格产生负面影响
傅海燕指出,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的研究估计,全球要到2050年向净零排放过渡,每年需要投入9.2万亿美元,但我们离这个目标还差35%以上。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有创意地调动各种融资机制,开发新的资本来源。
缓解气候变化须各方共同努力,根据GIC的气候情景分析,无论全球变暖程度如何,气候变化都会对资产价格产生负面影响,并推高全球通胀压力。如果全球未能有效推进低碳经济转型,主要资产类别包括股票和债券,可能面对巨大阻力,导致长期投资回报大幅缩水。
赵汝贤指出,目前全球在发展低碳与可持续能源方面的步伐,远落后于实现净零排放目标所需的速度,这意味着子孙后代将承担今日延迟行动的代价,也就是“跨代债务”(intergenerational debt),即未来的财富被用来补贴当前不可持续的经济活动。
此外,GIC的分析显示,各国之间转型成本的分布极不均衡,例如,美国和加拿大等化石燃料出口国在短期内转型将面临高昂成本,印度等新兴经济体若不采取行动,未来将遭受更严重的气候相关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