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业希望能够将自由放养的鸡群关入室内,以降低禽流感的风险,但仍希望能够将其鸡蛋标为自由放养。
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毒株可能在今年年底之前从南极传播到新西兰,这对野生动物和食品系统将产生严重影响。
2023年,当该病毒首次在南极半岛(位于智利附近的大陆最北端)被发现时,曾认为它对新西兰构不成威胁。但病毒的突变改变了这一局面。
上周发布的内阁文件中提到,政府正在寻求协调一致的应对措施,以应对H5N1所带来的威胁。文件日期为2024年10月中旬,内容指出H5N1预计将沿南极海岸线传播,朝新西兰方向发展。
“这一进程的时间尚不确定,但通过野生鸟类到达新西兰的情况可能会在未来12个月内发生。”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这12个月窗口期的第五个月。虽然有一些担忧认为H5N1可能已经悄悄到达新西兰,但目前的检测尚未发现这一情况。
尽管预计对人类的公共卫生风险较低,但H5N1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可能会很严重。
新西兰大量的本土物种意味着,若发生大规模死亡,灭绝风险将大幅上升,并且会严重阻碍物种恢复工作。
此外,病毒还被证明对海洋哺乳动物致命。在阿根廷,2023年H5N1爆发导致96%的象海豹幼崽死亡。
行业影响
农业和初级产业部对家禽业尤其关注,因为H5N1已导致其他国家出现短期和中期的鸡蛋短缺。
在美国,由于禽流感造成的大规模短缺,2023年一打A级鸡蛋的价格在过去一年上涨了惊人的65%,2024年1月达到了4.95美元(约合8.62元新西兰元)。
该文件指出,虽然一些生产者似乎能够应对生物安全风险,但自由放养农场(约占鸡蛋生产的40%)预计将受到最大的冲击,因为这些农场容易暴露于受感染的野生鸟类。
农业部和家禽业成员已前往澳大利亚和英国,学习管理方法。
在英国,回应措施包括强制住房令,要求自由放养的生产者将鸡群关入室内数月,以减少与野生鸟类的接触。
这一措施需要对动物福利和“自由放养”标签要求进行调整,以减轻生产者的财务影响。
英国官员决定,只要鸡只在室内关养不超过12周,生产者仍然可以保留自由放养状态。
文件中表示,农业部已与行业组织合作,了解如何在新西兰实施住房令,并增加对保护商业鸡群的其他措施的认识。
保护自由放养的鸡群
家禽业协会执行董事Michael Brooks告诉Newsroom,由于“几乎不可能”阻止自由放养的母鸡与野生鸟类接触,因此如果能预测到H5N1的来临,就会选择将它们关在室内,因为这样能提供更多的生物安全保护。
他说,行业一直在与竞争委员会就标签问题进行讨论,“如果鸡只被关在室内,它们实际上就不是自由放养的了。”
在新西兰,自由放养的定义相对宽松,但《动物福利法》已规定了最低标准——鸡只必须有4平方米的户外活动空间。
Brooks表示,其他司法管辖区已经达成协议,允许鸡只在室内关养一段时间,但仍然可以以自由放养的标签出售。
他说,这不是一个轻率的决定。
“你要在动物福利和防止疾病之间找到平衡。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很长时间,确实会存在问题。”
“这是一个平衡的艺术...而且相当复杂。”
动物权益组织SAFE的首席执行官Debra Ashton也告诉Newsroom,这确实是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但她认为鸡蛋不应该仍然被标为自由放养。
“根据我们的《动物福利法》,自由放养就意味着鸡只能够出去,拥有足够的空间,在草地上啄食、晒太阳、洗沙浴等。”
“如果我们开始将鸡只带进室内,那么我认为必须有一个全新的标签,让消费者能够清楚理解这意味着什么。”
她表示,新西兰在自由放养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且对相关福利的理解已经深入人心,她不希望因为模糊的标签而破坏这一成果。
尽管这不是短期内的解决办法,Ashton表示,自由放养的养殖方式变得越来越不可行,实际上是人类过度集约化养殖动物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