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持口腔健康至关重要,但许多人忽视了定期看牙医的重要。66岁的赖乃鑫便是如此,他七年前因牙痛就诊,才发现多年来忽视口腔健康,牙龈状况恶化,不得不进行深度清洁。
与普通牙科清洁不同,深度清洁须局部麻醉,并且要分四次进行,每次处理口腔一个部分。“整个过程花了我四天时间,治疗后牙龈感到酸痛,还花了很多钱,每次约200元,总共800多元。”
这次经历让赖乃鑫意识到,除了保持日常口腔卫生外,定期的牙科检查同样重要,以避免小问题积累成大问题。
如今,他每半年都会去所信赖的牙科诊所检查牙齿和洗牙。“最好的牙齿就是你自己的牙齿。现在我只剩下右侧的臼齿,咀嚼时只能用右边。许多人不了解咀嚼问题如何影响日常生活,只有失去臼齿后才能体会。”
由于将来可能需要使用假牙,已经退休的赖乃鑫对政府提供更高额的津贴感到欣慰。
从今年第四季度起,建国一代、立国一代,以及蓝色或橙色CHAS卡持有者,在进行牙冠和根管治疗等七种较昂贵的修复性牙科治疗时,将可享受更高津贴。
例如,身为立国一代的赖乃鑫,做可摘除的全套假牙,每次可享有的最高津贴,从之前的261元5角,增至413元5角。
牙医:牙齿和牙龈退化最大因素是口腔卫生
连锁牙科诊所Casa Dental牙医沈文汉医生说,人们都知道牙齿和牙龈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退化。不过,年龄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最大的因素还是口腔卫生。
“大多数牙科问题发展缓慢,就像高血压或糖尿病一样。一旦出现疼痛或症状,通常为时已晚,须进行更复杂的治疗,如根管治疗或拔牙。”
沈文汉医生指出,复杂的治疗不仅费用更高,维持的难度更大,还可能引发其他问题。例如,拔牙后如果不及时进行牙齿替换,剩余的牙齿会移动,导致食物嵌塞、牙齿错位,影响进食和说话。
因此,他希望政府在提高牙科治疗的津贴后,能提高人们对口腔卫生的意识。
“我们得推广预防性牙科护理,包括鼓励人们每半年进行清洁,这可以保持牙齿和牙龈的健康状态,并在问题初期进行修复,防止问题变得更复杂、治疗变得更昂贵。”
赖乃鑫认为,阻碍人们定期看牙医的原因之一,是对社区内私人牙科诊所的收费缺乏了解。
“一般人的印象是,公共诊所须排队,而看私人牙医则费用昂贵。实际上,看私人牙医也有政府津贴,价格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如果更多人了解牙医的收费标准,人们就不会那么担心。”
卫生部第四季推出收费标准 提高价格透明度
卫生部将在今年第四季,推出普通牙科治疗收费标准。
新加坡国立牙科中心临床与区域口腔健康副总裁临床副教授雷珍妮认为,收费标准可以为私人和公共牙科诊所提供定价参考,提高牙科治疗价格的透明度,并为病患提供更多信息,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例如,须进行根管治疗的患者可以参考收费标准,了解治疗的费用范围,并与牙医讨论。这样的透明度有助于医生与患者建立信任,并支持更好的牙科护理财务规划。”
全民牙科集团营运总裁洪怡平医生建议,收费标准可为每项牙科服务设定价格范围,因为费用取决于复杂程度和所用材料。例如,塑料、金属和灵活假牙的价格各不相同。
“如果收费标准显示的价格在可负担范围内,患者可以考虑在私人诊所进行治疗。这不仅有助于减少公共医疗系统的等待时间,也能让患者更快地获得所需治疗。”
洪怡平说,在本地拥有106家诊所的全民牙科集团,定价方法是成立牙科费用委员会,并通过“神秘顾客”调查了解主要竞争对手的定价,同时根据自身成本进行价格调整。较小规模的牙科诊所通常会参考大型连锁诊所的定价。
他认为,收费标准预计不会显着改变私人牙科诊所的定价方式,因为本地私人牙科市场竞争激烈,固定运营成本很高,定价需在吸引病患和维持盈利之间取得平衡,因此已经很有价格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