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安全委员会明年投运 网络受害者可要求撤下内容及索赔

新闻来源: 联合早报 于 2025-03-07 19:58:38

我国将是全球最早设立类似机构的国家之一,为受害者提供及时帮助。 (档案照片)

互联网安全委员会明年上半年投入运作,因网络内容受到伤害的人,可通过委员会向加害者要求撤下内容,并提出索赔。

数码发展及新闻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星期五(3月7日)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数码部开支预算时,作出上述宣布。

互联网安全委员会 主要应对10种在线危害

互联网安全委员会(Online Safety Commission)隶属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主要应对10种在线危害(online harms),包括:骚扰、未经同意泄露私密照片、虐待儿童内容、冒充身份、深伪等虚假内容、危害他人的煽动言辞或仇恨言论、滥用个人信息、针对投诉者的虚假或诽谤言论。

受害者或他们的代表可提交投诉,由委员会展开调查,并根据个案情况、潜在危害和相关因素进行评估。

若投诉成立,委员会将发出指示要求加害者、管理员或社交媒体平台业者,迅速在新加坡用户范围内屏蔽有害内容,防止进一步传播。加害者指的是个别社媒用户,管理员则指发布有害内容的社群经营者。社媒业者也须在平台屏蔽所有相关有害内容的副文或转载。   

加害者如果拒绝配合,委员会将根据事情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措施。

比如,当局可指示加害者或管理员发出通知,列明曾收到当局指示的具体情况;也可要求管理员把加害者从网络社群中移除,最长可达两年,或关闭整个社群。另外,委员会还可指示社媒业者关闭加害者的账户或他所在的社群,最长两年,或限制社群互动。

全球最早设立类似机构国家之一

目前,受害者要删除有害内容,可使用手机应用的举报功能、报警或依据防止骚扰法令(Protection From Harassment Act)提出申请。但这些程序繁琐,处理时间短则几天,长至数月。

我国将是全球最早设立类似机构的国家之一,为受害者提供及时帮助。

受害者也可通过委员会,要求社媒平台提供加害者的身份,并提出索赔。律政部和数码部将向国会提呈新法案,清楚列出特定网络危害造成的侵权行为,让受害者在提出索赔诉讼时,有更明确的法律依据。

杨莉明也说,政府规定指定应用分发平台采取年龄确认(age assurance)措施,以确认用户是不是儿童,从而提供更好的保护。“数码部正探讨是否也规定社交媒体平台实施年龄认证。”

数码发展及新闻部兼卫生部政务部长拉哈尤也呼吁民众,采取行动保护自己和家属的在线活动。政府今年较迟将推出一个科技和社交媒体正确使用指南。

 
(0)
(0)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点击二维码复制内容链接

敬请注意: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果有内容违规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