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曾经是一个由「摇篮到坟墓」都照顾得很好的福利国家。
但政府财政日益下滑,加上人口结构改变;政府在看顾每名有需要市民的生活上,有时要叹一句无能为力。
人口老化和人均寿命越来越长,令政府在长者福利上的支出日渐沉重。
政府为了应付人口老化带来的负担,在10多年前推出Kiwisaver全民储蓄计划,协助市民退休后可以过较体面的生活。
不过,这并未能减少政府在给予长者福利上的支出。
除了超过65岁可以领取养老金人数每年增加外,在领取养老金之余,同时领取住屋津贴的长者数目,也在增加中。
最新数据显示,有接近五万名长者除了领取养老金外,同时领取住屋津贴。
住屋津贴金额是基于长者的收入、资产和住屋支出而决定,用来应付租金、房贷支出,或者是住宿处的伙食费等。
住屋津贴金额因应不同地区有别,一名单身长者一星期最高可以获得165元。
社会发展部数据显示,在去年12月,有48,789名领取养老金的长者,同时领取住屋津贴,高于2023 12月时的47,223人,显著高于2019年12月的34,279人。
该部门估计,领取住屋津贴长者人数会逐渐增加。
与此同时,在去年12月时,有928 ,029人领取养老金。
相当于同时领取住屋津贴的长者,占领取养老金长者数目刚超过5%。
专家认为,领取养老金外,还要其他津贴额外协助的长者数目,将维持在5%水平;但随着合资格领取养老金人数增加,该5%的数目也会水涨船高。
因此,政府在预算未来照顾长者的支出时,除了把重点放在养老金和医疗开支外,也需要考虑其他支出,如住屋,而新西兰住屋支出是非常高,尤其是在大城市。
新西兰去年全年养老金支出高达200亿元,较前一年增加20亿元,这金额只会继续上升。
提高领取养老金年龄是无可避免,但是否有政党有足够勇气提出,并有足够智慧推销给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