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政团队强化科技应用 应对罪犯新型手法和人力挑战

新闻来源: 联合早报 于 2025-03-04 20:55:55

内政科技局研发的AlchemiX能分析并指出素材中造假的部分,并给出它的置信水平(confidence level),协助识别深伪内容。 (内政科技局提供)

罪犯越来越善于利用科技犯罪,内政团队在执行任务时大胆采取措施利用科技,特别是使用人工智能来对抗由人工智能驱动的犯罪,同时减少对人力的依赖。

数码发展及新闻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星期二(3月4日)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内政部开支预算时指出,罪犯愈发善于使用科技,特别是人工智能,干下更复杂的犯罪活动,危害更多人。

我国生育率下降、人才竞争激烈,促使内政团队不断检讨和调整行动、政策及其他工作,“尽管如此,内政团队面对的压力依旧巨大”。

为确保与时并进,内政团队持续探索并运用新科技如人工智能技术来提升效率。

民防部队料下月起用AI 评估不同场所违规可能

杨莉明举例说,民防部队预计下月起启用目标导向型消防安全巡查软件工具(Targeted On-site Inspection Tool),通过人工智能模型分析数据和检查记录,评估商业和工业场所违反防火安全规定的可能。这让民防部队优化资源使用,并更有针对性地展开稽查。

随着罪犯采用更先进的作案手法,我国刑事司法程序和流程也必须更灵活高效,以应对新型网络犯罪,以及网络犯罪速度和规模的不断提升挑战。

杨莉明说,当局将持续确保我国法律能有效应对数码空间的传统犯罪,同时强化监管框架,并运用科技打击网络犯罪。

她也谈到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两大挑战:一是被犯罪分子滥用;二是如何安全地用于辅助决策。

当局研发出“AlchemiX”计算法 识别音频或视频真伪

针对滥用问题,杨莉明指出,当局研发出“AlchemiX”计算法,以识别音频或视频真伪,协助调查。 

安全运用方面,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决策时,须考虑训练数据的来源是否合法,以及是否存在对特定群体的偏见。为此,内政团队已建立人工智能治理框架,为涉及人工智能的项目提供指导原则,确保符合我国法律。

工人党议员何廷儒(盛港集选区)提到人工智能生成的犯罪一般都是暴力性质,且小孩和女性面对的风险尤其让人关注。杨莉明同意她的看法,并指出当局正迅速采取行动,应对这些风险。

她透露,相关刑事法典修正预计今年第二季度提呈国会,更多资料接下来公布。“至于应对网络危害的新立法和新机构,我将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数码发展及新闻部开支预算时提供更多信息。”

然而,只有科技是不够的,当局也确保内政团队人员接受相应培训来使用科技。

杨莉明说,内政科技局正制定人工智能培训蓝图,让所有团队人员能有效使用相关工具。警察部队也推出网络罪案能力框架,为旗下人员提供相应技能,应对持续变化的网络罪行。

她指出,内政团队这些年来推出不同转型计划,而当中一些取得不俗进展,例如移民与关卡局的新通关概念除了提升通关体验,也改变移民局人员的工作,让他们能从事更高价值的工作。 

“以往,一个人工柜台需要一个移民局人员,但现在同一个人可以负责看管最多六个自动通道。这让移民局得以把现有人员减少250人,同时也省去需要额外4000人来应对旅客增加和新关卡如樟宜机场第五搭客大厦的需求。”

杨莉明指出,社会对内政团队的需求日益增长和不断演变,当局须加强运用科技、培养人才,并与社区紧密合作,“只有这样,新加坡才能保留全球最安全国家之一的美誉,并确保我们的人民能够继续安居乐业”。

 
(0)
(0)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点击二维码复制内容链接

敬请注意: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果有内容违规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