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国际游客消费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而国内旅游消费有所下降。
统计新西兰(StatsNZ)发布的年度旅游卫星数据表明,国际旅游支出增长了60%,达到了169亿元,回到了与2019年相似的水平(172亿元)。
2023年最大的增长来自亚洲游客,同比增长了168%,其次是来自美洲的游客,增长了59.1%,来自欧洲的游客增长了25.9%,来自大洋洲的游客增长了18.4%。
国际学生的支出(定义为学习时间不到12个月的学生)也比2023年增长了76.2%,即16亿元,达到38亿元。这一数字包括学费、生活费和机票费用。
与此同时,国内旅游支出下降了2.5%,降至275亿元,而去年国内旅游支出增长了11.2%(28亿元)。家庭旅游支出也下降了5.8%,降至13亿元。
全年总旅游支出超过444亿元,比去年增长了15%。
旅游业的从业人员(159,030人)和旅游企业主(23,697人)人数分别增长了13.3%和15.1%。
旅游业占新西兰劳动力的6.4%。
政府将旅游业增长视为经济战略的一部分。
政府承诺投入300万元用于吸引游客前往区域旅游,尤其是在淡季,同时还提高了国际游客保护与旅游税(IVL),并削减了环保部和新西兰旅游局的资金。
本月早些时候,总理Christopher Luxon启动了一个50万元的短途旅游宣传活动,口号为“每个人都该去”,这一活动因其“厕所排队口吻”或类似清仓大甩卖的方式,受到了部分人士的批评。
然而,一些热门旅游地区对过分注重游客数量表示担忧,昆士敦区议会本周警告称,若不采取紧急措施,随着基础设施、住房和环境压力的增加,旅游业的审批评分将急剧下降,可能引发抗议和敌对情绪。
今年1月,昆士敦市长Glyn Lewers呼吁政府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此前经济发展部长Nicola Willis宣布政府将放弃其前任政策,转而专注于增加游客数量,而非单纯吸引高消费游客。
他说:“我预计政府将对实际容纳这些游客进行非常认真的投资,因为一个小范围的纳税人群体无法持续支撑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