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企业内部盗窃案件在巴黎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的雇员利用职务之便实施欺诈和盗窃。2025年,法国经济犯罪调查局(BRDA)已接手15起员工盗窃与欺诈案件,自2022年以来,已有23起类似案件被立案调查。警方特别警告企业高层,应加强财务监管,避免内部财务漏洞被不法分子利用。
巴黎经济犯罪调查局局长索菲·罗伯特(Sophie Robert)指出,许多企业过度信任某些员工,给予他们过高的自主权,这为长期盗窃行为提供了便利。
【典型案例】
近期,警方破获了两起持续十年的财务欺诈案,作案者均为企业财务负责人,他们利用职务便利操控账目,伪造虚假发票,大肆侵吞公司资金。
银行客户经理是警方重点关注的群体之一。部分银行员工利用“沉睡账户”实施盗窃,这些账户通常属于年长客户,且几乎无人管理,他们利用客户不经常检查账单的特点,通过小额转账或支票欺诈实施犯罪。
仓库与库存管理人员也成为高风险群体。许多电子产品、家电、手机和电脑被员工私自拿走,再转售牟利。
【盗窃背后的心理:“从小额开始,越陷越深”】
根据警方调查,这些员工最初只是尝试性地挪用少量资金,但随着财务漏洞长期未被察觉,他们的胆子越来越大,盗窃金额逐渐增加。
“他们往往认为这只是‘额外收入’,但随着生活方式的提升,他们对金钱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最终无法自拔。”索菲·罗伯特解释道。
更令人担忧的是,某些员工即便被辞退,也能轻易在新公司找到类似职位,继续犯罪,因为企业之间并不会主动共享这些前雇员的不良记录。
【银行业也难逃此类问题,但部分银行选择“私了”】
在银行业,客户经理和账户管理人员的内部欺诈屡见不鲜。然而,一些银行为了避免声誉受损,选择不公开案件,而是低调解雇涉事员工。
这意味着,这些员工可以轻松进入另一家银行,继续实施同样的诈骗行为。“银行应该加强内部审核,特别是限制员工随意访问客户账户信息的权限。”罗伯特警告道。
【经济犯罪调查局如何打击“白领盗贼”?】
警方的调查通常从企业高管的举报开始,这些案件往往在犯罪者休假或长期请假期间被意外发现。
调查人员会:
检查企业财务账目,寻找可疑的资金流向;
锁定涉案账户,防止资金进一步转移;
进行资产冻结,确保涉案资金能被追回;
传唤涉案人员,展开刑事调查。
如果案件证据确凿,嫌疑人可能面临刑事指控,并被判处监禁。对于简单案件,涉案人员可能会通过快速审判程序被定罪。
【企业如何避免内部盗窃?警方给出三大建议】
实行“双重财务审核”
企业应确保所有大额财务操作必须经过至少两人审核,避免单一员工掌握全部资金流动权限。
引入数字化安全措施
银行及企业可通过双重身份验证系统,加强财务审批流程,例如:管理层需双重签署付款指令,以减少欺诈风险。
加强对账户访问权限的管理
银行应设立严格制度,限制员工访问非其管理的客户账户,并定期检查可疑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