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入侵进入课堂,爱尔兰老师自救中,资金短缺成最大拦路虎!

新闻来源: 华人志 于 2025-02-06 21:05:07

爱尔兰的学校正在人工智能浪潮中挣扎前行,一方面期待这项技术带来的创新可能性,另一方面又被现实问题困住了手脚。人工智能,作为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已经深刻影响了全球的教育系统。然而,由于缺乏明确的道德框架和安全使用指导,爱尔兰的教育工作者们在课堂上可谓步履维艰。

教师们正在摸索着如何将人工智能工具引入教学,同时还要面对剽窃、隐私、数据安全和法规合规性的种种难题,尤其是当这些工具涉及16岁以下儿童的数据收集时,情况就更加棘手。许多教师不得不自行寻找学习资源,从在线培训、网络广播到各种播客,希望提升自己的人工智能素养。然而,缺乏官方认可的工具和统一的指导方针,使得这些探索显得有些孤立无援。

虽然人工智能工具,比如 ChatGPT、Gemini 和 DeepSeek 等,不能替代教师的角色,但它们的潜力毋庸置疑,甚至有可能成为课堂上的强大助手。然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教育者必须对这些工具有足够的信任,具备必要的人工智能素养,并有信心在安全和道德的框架下使用它们。然而,许多教师,包括笔者在内,都会不由自主地对自己的人工智能素养产生怀疑——如何评估版权问题?如何识别偏见?如何确保合规?更不用提,2024年8月生效的《欧盟人工智能法案》已将教育领域的人工智能系统划入高风险类别,并要求对其进行严格监管,我们是否真的为这一挑战做好了准备?

人工智能的普及不应加剧教育资源的不平等,而应当让所有儿童都能公平地接触这项技术,并以符合他们年龄的方式发展人工智能能力。如果这种支持不到位,可能会让能够负担优质人工智能教育的孩子们远远领先,而那些资源匮乏的孩子们则被进一步甩在后面。我们希望培养出在人工智能时代具有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责任感的公民,因此,人工智能素养和工具的融入课程已刻不容缓。

在更广泛的社会背景下,人工智能监管的松散已经导致虚假信息的泛滥,并对民主产生了深远影响。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能够轻松制造大量看似真实的假消息,并迅速传播至媒体和政治沟通渠道。本月,美国最高法院一致支持一项针对 TikTok 的法律,理由正是其人工智能算法可能助长错误信息的传播。这一事件无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刻,我们手中拥有欧盟人工智能法案这样的强有力立法,但如果学校无法尽快跟上合规要求,那么问题依然会层出不穷。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该法案对学校提出的两项关键要求:一是教师和行政人员的人工智能素养培训,二是对人工智能工具的风险评估和分类。

自2025年2月起,所有学校必须为教职工提供强制性人工智能培训,使他们了解人工智能工具的运行原理、伦理影响以及法规要求。然而,实施这样一个培训项目并不容易。预算短缺、时间有限,以及教师们对数字技术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都让这一过程变得更加复杂。此外,如何保证培训的持续性、确保教师真正掌握必要技能,并对培训效果进行有效监测,也都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连串难题。实现这些目标可能需要外部支持和资金投入,以确保公平地执行这一合规要求。

与此同时,法案对人工智能工具的风险评估要求,也给学校管理者带来了额外的压力。学校通常缺乏专业知识来对人工智能工具进行风险分类(最低、低、高或不可接受风险)。如果没有必要的时间和资源,学校很可能需要求助于外部顾问,而这又是一笔额外的财政负担。

尽管如此,爱尔兰仍有机会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走在前沿。通过开发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系统,整合被认可的人工智能工具,纳入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并设立学生人工智能素养课程,我们可以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在合规的前提下,与教育目标保持一致。无论人工智能如何发展,人类监督必须始终处于中心位置,所有决策都应该基于实证研究,并让所有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以最大化其优势,降低潜在风险。

人工智能正在颠覆教育行业。虽然当前的讨论大多围绕着对它的谨慎态度和种种担忧,但历史证明,颠覆性技术往往带来变革性进步。学校需要明确的政策指导,平衡创新和监管,确保人工智能的应用符合道德、合规且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潜力,提高教学质量,改善评估方式,并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政府、教育机构、政策制定者和技术开发者需要更紧密地合作,才能解决这些挑战,并为未来铺平道路。

 
(0)
(0)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点击二维码复制内容链接

敬请注意: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果有内容违规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